發新話題
打印

[MARUI] 為氣動散彈槍重新定義 - 一發三顆的 SAIGA-12K GBB 開箱、拆解、彈量升級

本主題由 jacko 於 16-7-2023 23:17 移動

[MARUI] 為氣動散彈槍重新定義 - 一發三顆的 SAIGA-12K GBB 開箱、拆解、彈量升級

[MARUI] 為氣動散彈槍重新定義 - 一發三顆的 SAIGA-12K GBB 開箱、拆解、彈量升級

談起「彈匣式自動散彈槍」,相信不少人心中第一柄就會想起AA-12,
如果說AA-12 代表美國陣營的自動散彈槍,另一柄廣為人知的SAIGA-12 自然代表了俄羅斯一方的。SAIGA-12 基本設計來自AK 步槍,無論是導氣活塞,火控及外形也跟AK 沒有兩樣,
主要是在槍膛,槍管及退殼部件處作出更改,擴大為適合射擊12 號散彈。

相比起AA-12 ,SAIGA-12 雖然沒有全自動射擊,但其價卻只有AA-12 的1/3 左右,
前者約三千多美金,後者卻只賣一千元多點,在這個價格差之下,SAIGA-12 就算在歐美地區也是頗受歡迎。
就算2014 年起美國禁止俄羅斯兵器入口,其仿製品至今仍然在美國頗有市場。

至於MARUI 這柄SAIGA-12K,其發售過程又是一波三折,
這槍最早約出現於2021年 7 月,當時的宣傳片是這樣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annel=AirsoftRumors

當時出了AKM GBB不久,一看之下以為換皮又出一柄類AK的GBB,
但細看之下,一槍擊發出去,卻是三發BB 同時射出,那時打些類似粉餅的東西,BB 彈對穿過去後直接開出了三個孔洞,這樣的體驗實在前所未有,讓人看得舌撟不下,這可是史上第一柄真正意義的「GBB 散彈」。雖然氣動玩具散彈在之前也有不少,但多數都是跳殼的,也沒有多少「後助力」可言,這次MARUI SAIGA-12K 本身就是一柄帶後助力的正統GBB 步槍,只是在這之上再加上「一發打三」的多管結構。

然而本預定 2022 年春季發售的SAIGA-12K,並沒有如期出現在玩家面前,只在官方通告欄貼出:「結構上低機率會發生某種錯誤,現在試著用簡單的方法修復」。但似乎MARUI 並未能用簡單的方法修正問題,最後更是貼出了「不日發售」公告,即不知何時才能修好也。當時的原因是槍支的可靠性出了問題,需重新設計,一等經年,甚至不少人也懷疑這已胎死腹中了。

這又不禁令人想起MARUI M4 MWS ,當年原本預定2014 年發售,又是因為設計問題回收再做,最後隔了一年才面世。雖然「延期」的確令玩家失望,但也對MARUI 這種「自我要求」的文化深感佩服,
回望現今GBB 市場,從WE 的SCAR GBB時代起,至今都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了。然而今時今日,卻仍然有不少玩具槍廠是抱著「明知有問題、但先賣再說」的態度去對待玩家,就是讓玩家做第一輪測試,試出各種問題,甚至找出解決方法,再回收意見,修改再出GEN 2。這種行銷真的頗為嘔心,為何不是先完善產品才推出市面?為何有的廠家可以花一年去延期,改善產品,又有一些廠家可以先賣產品,再花一年時間去修修補補?一改再改?。
但更神奇的是不少玩家對這種行銷態度甘之如飴,反倒認為廠家是「負責任」,「對產品有要求」、「佛心廠家」等等。其實買玩具回來應該是圖個快樂的,沒想過買柄玩具還要幫廠家打工、第一版本修正,第二版本修正,第三版本修正...
真正的打工還好,是別人給我錢,但買玩具槍卻是先付了錢,再要幫廠家打工,甚至不知何時完工。
在下真的是接受不了,既然接受不了,那只好買少一些,讓接受得了的玩家付鈔就好,人各有志是也。

談回MARUI 的SAIGA-12K ,前前後後延期差不多長達一年半,最後在比較低調的情況下,終於在2023 年中開售了。
不得不說這柄SAIGA-12K 的定價實在頗為便宜,54800 日元也就是M4 粟米筒版本的價格,
正常情況就是三千港元不用,而彈匣雖然大大盒,但跟M4 彈匣同價,4980日元,因此這柄SAIGA-12K 真的是頗為抵玩。
聽說第一批次的銷情確實不錯,有不少店賣三千多元仍然是瞬間完售,
在下幸得友人幫忙,可以比較合宜的價格$2,980 入手,還能多買到一個匣,也不算貴。


MARUI AK 血統的GBB 第二彈,包裝用了紅黑色為主,風格較為現代戰術感。


內部跟AK 一樣有布匹作墊,但這次不能變成槍袋了,但仍然洋溢著精美感。


彈匣模仿真鐵五發式的彈匣,較短的彈匣長度用在GBB 上也比較方便。
真槍SAIGA-12有 5, 8 , 10 發等彈匣可供選擇,也有不同款式的彈鼓,一般為二十發以上。


箱底放了一套上彈工具跟通槍條。


小零件及文件一覽,比較有用的是左上方的「上彈輔助器」跟「準星調節工具」,但其實沒有的話一樣可以上彈,而調節準星其實隨便找一支幼六角匙都可取代。


原裝外觀一攝 ( 圖為APS CO2 玩具彈純粹擺設之用 )。


這次SAIGA-12K 的「K」是短版,如沒有「K」字的話,槍管會再長一些。


這次配置的是可折式槍托。


原裝射擊表現,跟AKM 一樣可以打開頂蓋射擊。
原裝火力 0.3g bb 約 1.4J,雖然飛機尺寸大了不少,但感覺後助力跟AKM 差不多。


MARUI 這次原裝已附有側骨,可安裝各種鏡碼。
槍身為合金製作,而頂蓋則為鋼料。


槍身上有各種俄製刻印,而右則也有「精美」的「MARUI」刻印。
這柄SAIGA-12 K 只有「安全」和「單發」兩個模式,真鐵也是一樣。


跟大部份散彈槍一樣,瞄準工具也只有一顆準星,因為一般來說散彈槍打不遠也不必精確瞄準,簡易式準星足矣。


準星只能作上下調節,只需用隨槍附送的針型調節工具,插進前面銀盤旁的孔洞,即可旋轉調節。


槍管相當粗壯,管頭帶有一個螺牙保護圈。


原裝槍管帶有螺牙,約23MM 正牙,不知MARUI 或三廠會否做些補品給它。


槍托槍油室可打開,可供放置一些小物。(但感覺不太易拿出來)


SAIGA-12 打開頂蓋的按掣跟AK 相似,但多了一道保險,需先壓下上面圓形掣,才可壓下卡扣,拆開頂蓋。


跟AK 類似的結構,而回膛杆上多加了一片鐵片遮擋,因為SAIGA-12 是設計來打散彈的,它的跳殼窗口比較寬闊,槍機行程也長一些,如果不加遮擋,槍機跟槍身之間會留下一大條空隙,容易對射手產生危險,也會容易跑進異物。


在槍身底下的這個按掣,在真鐵上按下時可空掛槍機,但可能玩具上並沒有重現這個功能,這只是裝飾之用。


彈匣重量為393 克,算是相當輕便。容量為 45 發,由於一次打三發,因此可作15 次射擊。


隨槍附送的上彈輔助工具,可用可不用。


SAIGA-12K 的彈匣可簡易分解,按壓後面這個方型的大按鈕即可抽出內膽。


拆開後的內膽,可見上彈部份跟出氣部份分成兩個獨立結構。


出氣閥後方有金屬阻鐵,會在沒有子彈時升起而停槍。如想享受空擊的話,可以滑動上面的「無彈擊發」按鈕。


這位置就是觸發「無彈不擊發」的零件,壓下時,出氣VALVE 的阻鐵就會升起,阻止擊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無彈不擊發」不是由彈匣控制,而是由推彈咀底部的小零件控制,當槍膛無彈時就會觸發停槍,而不是傳統習慣上由彈匣控制。這個設定是頗為耐人尋味,暫時想到有兩個優點,
第一是更為像真,直接由「槍膛」是否有彈來決定擊發,就是說就算彈匣有彈,但沒有拉槍機上膛,一樣是不會擊發。
第二是可以直接使用鏈匣或大容量彈匣,而仍舊可以有「無彈停槍」功能。


這次MARUI 設計成彈匣可快速拆開,相信是為了回溫之用,因SAIGA-12K 需要一次擊發三顆BB,飛機尺寸跟出氣量也是極大,因此彈匣也很易變冷,
因此每個彈匣背後也貼了這一張「溫度計」,以5 度為一格去測量溫度,說明上警告,15度以下(即一格紅點也沒有 )不宜使用,會影響性能。


試試去冷藏彈匣後,可見15 度以下時,溫度計上是全黑顯示。


原裝附有魚骨基座,可通用AEG 的側鏡碼。在下這個AEG 鏡碼一直束之高閣,現在終於重見天日。


鏡碼跟頂蓋相當相當貼近但又剛好沒有磨到,非常合適。


裝個HAMR COPY 鏡配搭,頗為好看。(實用性暫且不提)


相比起上一作品AKM GBB,這次SAIGA-12 更有戰術風格。


俄系武器合照,遠戰的AKM 步槍,近戰的SAIGA-12 散彈,和沒有一發解決不了的RPG-26火箭炮,有的話就兩發。


大部拆解。


如要拆除護木的話,雖要先扭下這顆固定槍帶扣的螺絲,之後將護木往前推一點,拉下來即可。


槍機為314 克,重量跟AKM 雷同。


同樣為盒式的火控系統,易於保養,跟AKM 結構相同,但尺寸跟形狀有所差異,不能直接跟AKM 互換。


非常巨型的槍膛,因為需要同時容納三條上彈通道。


SAIGA-12K 的飛機真的非常巨大,AKM 的飛機雖然不小,但跟黑粗長直的SAIGA 相比,相形見拙。


AKM (下) 跟SAIGA-12 槍機跟回膛杆對比。
SAIGA-12 用的是二段式回膛彈弓,初段軟後段硬。


SAIGA-12K 的導氣杆有凹陷處,真鐵也是相同,估計是為避空散彈彈殼跳出時的設計。


SAIGA-12 (上) 跟AKM 的火控結構對比。


槍膛位置,左為AKM,右為SAIGA-12K,左邊是有上彈坡的,右邊則只有一個空洞,原因是SAIGA-12K 的飛機跟推咀是兩段式的,推咀一直固定在下槍身,
飛機則隨退膛而前後移動。


固定在下槍身的推咀,可見分成了三個出氣通道,前面也是有三個推彈咀。
中間見到一些「Y」字形的零件,那些是控制「無彈停槍」的感應零件。


三發子彈同時上膛的情況。
SAIGA-12 彈匣的出彈位置頗為寬大,剛好可以排成一個倒轉的「品」字,
當槍機前推時,會同時推動三個推彈咀送彈入膛室,一次完成三管上膛。


推咀的底部,有這樣的一件零件,姑且叫「停槍勾」,是用來控制是否「無彈不擊發」。


這是感測槍膛有沒有BB 彈的零件,看起來像當年「正壓系統」的東西。
當槍膛有彈時,此「感測零件」會被推後,頂起「停槍勾」(暫稱),該「停槍勾」會壓低彈匣上的零件,鎖緊出氣閥前面的阻鐵,維持正常擊發狀態。
相反,如槍膛無彈,此「感測零件」會向前移,後面的「停槍勾」零件因沒阻礙而藏進推咀部份,彈匣的阻鐵因沒有防禦而釋放升起,阻礙擊鎚敲擊閥門,因而終止擊發,即「無彈停槍」也。
因此SAIGA-12K 是否能開火,完全取決於槍膛是否有BB 彈,只要三條管入面任何一條管是有彈,就會維持擊發,這個設計是比較少見的。


拆除火控的方式跟之前的AKM GBB 相同,首先壓下「單發勾」讓開位置,這樣就可讓射擊選擇片逆時針旋轉。


轉到盡頭這個角度,即可向右抽出。


之後扭出握把長螺絲,再敲出兩條插梢 ,即可向上拆出整個火控模組。


火控大體上跟AK 相似,但分別是SAIGA-12K 只能作單發射擊,因單發勾形狀不同,即使撥到「連發」的位置也是不能射擊,會被阻鐵頂著。


然而透過一些修改,也是可以「復活」全自動射擊。
首先處理這片「定位」片,可見上面有兩個凹槽,分別是「安全」跟「單發」,
而在AKM 的情況下,中間那一格也是凹下去的,那正是「連發」的位置。


可以先用「三角」針銼做個銳角槽位,再用「四角」針銼加寬一點點,這樣即使第一階段做得不整齊,也可以稍微修正。


另外一個要處理的是「單連發撥片」,紅圈位置正是封鎖連發的元凶。


用鋸片鋸斷凸出位置,打磨平滑。


修改這兩個位置後,即可變成「安全-全自動-半自動」三檔。
但也特別聲明,這柄SAIGA-12 因為要同時推動三條內管射擊,耗氣量非常大,
因此作全自動射擊時要量力而為,因為彈匣會凍得非常快。


全自動射擊一雞清匣的表現,全自動一匣15 連發還是很爽快的。


最後一個可修可不修的部份,就是新增了全自動後,扳機這位置跟擊鎚是有一點點干涉,可以稍微打磨一下圓角。


至於槍管部份,敲出一條插梢和四顆螺絲即可拆除槍管。而靠上面長杆型的零件是尾托的固定勾。


2 條長彈弓是用來將「三連推彈咀」復位用的,就是說槍機拉後時,推彈咀會自動往後移動,讓出空間讓BB 彈上膛。


左右兩邊各有一條彈弓和一粒鋼珠,讓推彈咀前後定位之用。


三連式推彈咀特寫,可清楚看到「無彈不擊發」連動的零件排列。
推咀前面的是「感應零件」,靠下面的是「停槍勾」,跟彈匣氣閥阻鐵連杆的互動關係。


模疑有彈跟無彈情況下,「無彈停槍」零件的活動情況。


推彈咀跟飛機(後半)合起來,才是一個常見的完整飛機,巨大非常。


拆出槍管後,可直接把HOP UP 座和內管總成抽出來。


三條鋁製的內管由一條ORING綁起來,感覺好像比較隨意,也許做一些定位會好些。


拆開2 顆螺絲,可分解HOP UP座,結構頗似氣動式M870 的結構,也是用三個固定HOP UP 膠。


HOP UP 膠的款式跟GAS M870 相似,但長度短一些。


以MARUI GBB 來說,這柄SAIGA-12 的內管可說相當長,達到300MM。
聽說有些玩家覺得這柄「K」型短款的槍管還是太長了,想裁短一些,
實際上應該也是可以的,這槍外管比內管長了約13CM,如有需要的玩家可自行削斷而不影響結構,只是槍管的螺絲就要自己重新開了。


接著看一下槍機,其結構相當簡單,拆卸一顆螺絲即可分解。


如要更仔細的分解,也只是再拆一顆螺絲和一條插梢的工夫。
從上計起是活塞,飛機復位彈弓和飛機本體,還有飛標。


SAIGA-12 的飛機跟M4 MWS 飛機尺寸對比,也是大人對小孩的感覺。


飛機內徑約有19.6mm,尺寸應該為各GBB 之冠,能夠在擊發時提供巨大的氣化空間,這才能同時供氣給三套內管。


飛標的初始位置,約有8 成流量都是直接通往槍管方向,因三條槍管同時擊發需大量氣體消耗。如果覺得火力太強的用家,也可以用膠片堆在飛標底部,把初始位置推前一點,槍管氣量少一點,可達降火之效,估計也可稍微提升後助力。


固定飛標的是一條垂直貫穿的插梢,拆後即可拿出飛標和飛標彈弓,都是特規的設計。


最後試一下,如果上彈時沒有上足三發,火力會有何變化。
這是只上一發的火力,約0.35J。


這是只上兩發,留下一條空管的狀態,約0.6J,
跟上面兩者都一樣,火力都會大幅下降,這是因為三條內管分開的緣故,
任何一條內管空置,也會讓壓力大幅流失。
以前也有一些氣動散彈槍,一次可打出多發子彈,但多數是單一內管的。(例如某M500散彈)
當如果上彈足夠時,火力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殘彈不足而只上一發,或者兩發,其火力會以倍計地上升,頗為危險。而MARUI 這柄SAIGA-12K 則無此問題。


由於DIY 了全自動模式的關係,感覺上全自動時打15 發 (每發有三顆BB 彈) 就要停槍,實在頗不夠爽快。
思前想後五秒鐘,不禁動了個歪念,不如弄個高容量的彈匣如何?
先來評估一下原裝彈匣的結構,最大特性是上彈部份跟擊發部份分成兩個獨立部份,不像傳統的一體式。


只有兩顆螺絲結合之用,拆下來就可分成兩個獨立部份。


上彈部份的分解,可見整個結構很簡單,而停槍連杆跟殘彈量並無關係,
這樣的話牽涉的東西也會比較少,頗有改裝潛力。


基本上只需部留上半部份就可以,保留兩個活動部件,
其一是停槍連杆,其二是鎖彈閘口。
除這些以外其他都可以盡量地切走,包括推彈杆,推彈彈弓等也不需要,因為要做的是鏈匣。


在淘寶花了六十多元人民幣,買了一個水彈槍的彈鼓,只要只拿外殼來用,內部結構基本上全都不要。
也聽過朋友建議用AA-12 的彈鼓去改,照道理用電動上鏈供彈也是可以的,只是AA-12 彈鼓本身很貴,數百元一個,改衰了的話會很肉赤。
試組合一下,尺寸似乎也頗為合用。


一開始是想用M4 鏈匣的零件,但發覺形狀跟尺寸也不太合用,勉強要用的話需要做很多工夫,也代表更大機會失敗。


本來想用MP5 的鏈匣,貪其夠窄夠小,但發覺手上沒有。再找找看,發覺手邊剛好有一個MARUI AEP: VZ61 MOD 0 的200 連鏈匣,感覺相當合用,價格一百多元一個也還負擔得起,也就殺肉了。


上部份是SAIGA-12K 的彈匣上截,下半部是MOD 0 的鏈匣下截,假組一下。


先用膠紙黏起來,試試放進彈鼓,看看是否有足夠位置。
而SAIGA-12K 的彈匣氣缸部份則完全保留。


試合拼一下,蓋子也可合起來,一切順利。


整個改裝最需要小心的部份,就是將兩者的上彈通道接駁起來,如果駁得不好,會令完成品上彈不順甚至完全不能運作。


先用薄膠片黏上背部,目的是固定好兩者位置,之後再用雙星混合黏土填充位置,用來接駁兩者和固定,這種黏土的好處是夠硬,而且乾燥後的尺寸幾乎不會縮小,用來做結構部份相當稱職。
其缺點是需要時間變乾,起碼要三個小時才可變硬,完全乾透則最好等24 小時。( 還有頗貴 )


整個結構最嚴謹的位置,這通道必需要毫無阻礙地通行,上彈才可以順暢。
片中用噴槍吹動BB 彈看看是否正常通過。


左右兩個斜面是原裝彈鼓有的,但由於中間多了一隻SAIGA-12 的彈匣結構,需要把中間削走,再黏合固定。


假組一下,也長度需要去把原裝彈匣外殼的頂部切削出來用。


在下是削多了一點點長度,即是原裝彈匣殼的一小部份是插進了彈鼓,再靠彈鼓「夾」實它,這樣比起單單用黏合劑固定穩固許多,
需知道上匣時壓進槍身需要一點力,如果單靠黏合劑可能並不耐用。


為防止BB 彈意外跑進了隙縫,在下用薄膠片封了齒輪部份,由於本身有框架凸出,因此膠片不會磨到齒輪影響運作。


另一邊也是,但只能封一半,中間位置是讓BB 彈流進去坑道,要保持暢通。


原裝彈匣的GAS 容量相當高,入滿的話可打超過60 槍即180 發以上,但由於彈鼓彈量更多,為避免常常充氣,故把MARUI GBB 內的「限GAS量管」削一半,
這樣的話差不多可以打100發之多,但需知道這是雙面刃,會減少氣化空間,稍微降低性能,因此在下也不敢整支移走,只削一半拿個中庸算了。


前面談及這次的供彈鏈餅是來自MARUI AEP VZ61 MOD 0 的彈匣,物盡其用,將入彈口也削出來用,
因為上面有很簡單又可靠的開閂結構。


用AA膠固定於此,彈箱外殼也需要削一個孔洞供BB彈流進彈倉。


彈匣底部削出上鏈位置,另外一個孔是「充氣孔」,直通彈匣底部的充氣孔。
但需知道彈匣其實距離彈鼓底部頗遠,正常TOPGAS 是不夠長去充氣的,因此需要這一支「充氣神針」,
聽說是TANAKA 左輪隨槍附送的零件,用來接駁TOPGAS 跟入氣VALVE 的,當年VFC STF-12 手柄難充氣,VFC 也有提及過這一支工具,
在下本身沒有,感謝朋友讓出。


使用方法如圖,但多少有點滲氣,建議加個ORING。


由於此彈鼓設計是水平使用的,但現在改上SAIGA-12時則會斜向前方,因此BB 彈不太易按原有的斜面流動,因此在下額外用薄膠片及一片LEGO 做個斜台,增加斜度,令BB 彈更易於流向另一邊的上彈坑洞。


BB 彈最終歸宿就是這個坑位,掉進去就會被鏈匣的圓盤送上出彈通道。
在下也沒有數過最多可裝多少,估計大概400 發左右。


上好螺絲,合起來,大功告成。


試打一下,單發一槍一槍地打,可以打到56 發左右 (168 發),但其入面仍然有彈和氣的,只是打起來已經軟到無力,彈匣應該已是非常之冷,也就停了。
測試時開著冷氣,大概25 度左右,測試完後測量,彈匣氣室大概只有10 度。如果實戰室外使用,打十餘二十槍又停一下,應該可以玩更久。



再測試一下全自動彈殼射擊,大概打了三十餘發,多少感到槍支的反應弱了,氣室應該頗凍的狀態,始終這柄SAIGA-12 原裝設計為單發,現在能連續打三十餘槍連發也就收貨了。


辛苦完成的彈鼓自然要拍一下照。


彈鼓跟槍身的風格頗為配合。


加上側骨跟瞄準鏡。


加上彈鼓後,作戰持久力大幅提升,外觀也充滿著戰鬥格,
GBB 派彈素來被一些玩家視為邪魔外道,但確實頗為好玩。

雖然玩具氣槍廠不少,但願意不停投放在新系統的廠家實在不多,MARUI 算是當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散彈」這種比較冷門的玩意,當年最初的手拉三發SUPER 90,後期的氣動M870 拉一打六,都是沿用至今的系統。
再之後有電動版的AA-12,用電動達成全自動的散彈電動槍,也是業界獨一的。最後就是這次SAIGA-12K,將GBB RIFLE 和「三管散彈」合二為一,又再一次為業界制定了新規格了。相信如果SAIGA-12K銷量良好的話,之後最有可能出現的應該是AA-12,甚至AR-12 這些從未氣槍化的彈匣式散彈槍,也是很值得期待。

[ 本帖最後由 Dave 於 16-7-2023 18:59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gtoray 威望 +50 原創內容 16-7-2023 22:53
  • gtoray 金錢 +50 原創內容 16-7-2023 22:53
  • jacko 威望 +30 精品文章 16-7-2023 20:10
  • jacko 金錢 +30 精品文章 16-7-2023 20:10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11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6-7-2023 18:56 發表
[MARUI] 為氣動散彈槍重新定義 - 一發三顆的 SAIGA-12K GBB 開箱、拆解、彈量升級

談起「彈匣式自動散彈槍」,相信不少人心中第一柄就會想起AA-12,
如果說AA-12 代表美國陣營的自動散彈槍,另一柄廣為人知的SAI ...
真犀利………!

TOP

強帖留名!

TOP

土炮整到個彈鼓出黎真係勁抽好心機

有MTR同AKX既先例,marui應該很大機會會出一把潮樣SAIGA先再move on吧

TOP

好正超高質

TOP

呢枝野加埋彈鼓真係CQB 神器

TOP

chin改装o既能力真犀利!呢枝野如果想改長,內管同膠皮先是筆大花銷

TOP

好正开箱文 ,讚讚

TOP

引用:
原帖由 wzsnb 於 17-7-2023 14:47 發表
chin改装o既能力真犀利!呢枝野如果想改長,內管同膠皮先是筆大花銷
裝個超勁發光器,龍息彈是也。

TOP

睇到心思思,好想買番支.

TOP

引用:
原帖由 kornhill401 於 17-7-2023 16:13 發表
睇到心思思,好想買番支.
應該缺貨中,要等下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TOP

改到全自動gbb散彈真係冇得輸
遲下應該有專用彈古,到時淋花不是夢
馬記設計連溫度計都出埋仲點夠你玩,aa12gbb化估計有望

TOP

引用:
原帖由 gainax 於 20-7-2023 23:34 發表
改到全自動gbb散彈真係冇得輸
遲下應該有專用彈古,到時淋花不是夢
馬記設計連溫度計都出埋仲點夠你玩,aa12gbb化估計有望
同感。不過MARUI 尿性,新款式最少等一年吧。

近排大陸有一柄跳殼AA-12 ( 未售 ),可以止住咳先。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