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AN/AAQ-24海軍部大型航空器紅外線反制系統(Department of the Navy Large Aircraft Infrared Countermeasures,DoN LAIRCM,System):將會升級現有的紅外線飛彈感應器使其擁有進階威脅警報能力(Advanced Threat Warning,ATW),以配合ALE-47熱誘彈來對飛彈的來襲警報性能、雷射警報、敵方開火指示並提升反制系統的準確性。目前海軍陸戰隊的CH-53E超級種馬已於2009年已安裝AAQ-24並正在升級至ATW構型。MV-22與KC-130J目前也正在安裝AAQ-24,MV-22的ATW感應器將會在2017財年安裝完畢,CH-53K將於2019財年的第一季安裝AAQ-24,並在完成操作測試後升級至ATW構型。海軍C-40與海軍陸戰隊的KC-130J則早在2012財年已安裝AAQ-24,KC-130J會按計劃於2019財年第一季安裝ATW傳感器。
4. 企業對空監控雷達(EASR):初步的工程發展原型合約會包括兩種雷達構型,包括安裝在兩棲突擊艦上的單面旋轉構型及航空母艦上的三面固定陣列構型。第一套固定陣列構列的EASR預計在2022年交付海軍並裝上甘迺迪號航空母艦(PCU John F. Kennedy CVN-79),而旋轉構型則會在2024年交付布干維爾號兩棲突擊艦(PCU Bougainville LHA-8)。
6. 海上整合對空及飛彈防禦計劃系統(Maritime 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Planning System,MIPS):MIPS是一款部署在各艦隊的海上行動中心(Maritime Operation Center)及指揮艦(旗艦),用於支援作戰程度的IAMD的軟硬體顯示器,它會進行資源分配、評估另類行動方法並以實時監控IAMD的任務執行。目前MIPS的増量1已經取代了舊有及過時的硬體,增量2預計會在2018財年第三季交付海軍。
7. 海軍整合火控-防空(NIFC-CA):在從海而來(From the Sea)的殺傷鏈(Kill Chain)中的NIFC-CA目前已經執行過200多次的實際追蹤,其中有7次實彈測試是成功驗證了NIFC-CA的能力(實際執行過搖距接戰),包括最長射程的標準飛彈接戰紀錄、與F-35的整合及大規模接戰示範等。
8. 船艦自衛系統(SSDS):最新的SSDS將會加入聯合接戰能力(CEC)及聯合戰術數據資料鏈(Tactical Data Information Link-Joint),以提供打擊群互相操作能力。SSDS Mk2在2013財年開始取代黃蜂級兩棲突擊艦上的先進戰鬥指揮系統(Advanced Combat Direction System),而SSDS Mk1則在2014財年安裝至惠德比島/哈柏斯渡口級船塢登陸艦上,所有航空母艦及兩棲艦會在2023年全面使用SSDS Mk2。SSDS研發中的ACB-12會率先為福特號航空母艦(PCU Gerald R Ford CVN-78)整合雙波段雷達、SEWIP Block 2、MH-60R互相操作能力及敵我識別器(IFF)Mode 5。將於2020財年火控循環加強計劃(Fire Control Loop Improvement Project)會提升SSDS使用方陣快砲、ESSM、通訊鏈及CEC的運用能力及效率。此外,後續的ACB發展及連續的火控循環現代化會把SSDS整合EASR、加入了先進電子戰/軟殺指示器的SEWIP Block 3及ESSM Block 2。
15. 水面艦魚雷防衛系統(SSTD):海軍所有艦艇都裝有AN/SLQ-25C海妖(Nixie)系統,DDG-1000級也預計會裝上,SLQ-25C EC-2會在2020財年新增技術至現有的SLC-25架構中。包含魚雷警告系統(Torpedo Warning System)及反魚雷反制(Countermeasure Torpedo)/反魚雷魚雷(Anti-Torpedo Torpedo)的反魚雷魚雷防衛系統(Anti-Torpedo Torpedo Defense System,ATTDS)在2016年底已經有四套在老布希號(USS George H. W. Bush CVN-77)、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老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及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 CVN-75)航空母艦上部署,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目前正在安裝ATTDS中。2017財年會驗證ATTDS的潛在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