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123
發新話題
打印

《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日本生產的武器本身也是精良,可惜産能太低。
引用:
原帖由 LCH925 於 28-10-2017 05:04 發表

把台灣納入征兵制的時間大概是1942年,於太平洋戰爭時期相當,大概也是這樣用
不過早在1937年便有些犬馬自為的台灣人加入了倭軍

當然,所謂報國隊的裝備並不怎麼好,因為早在戰爭初期,日本的軍備維持已經很勉 ...
究竟世界上還有神嗎?

TOP

引用:
原帖由 48191 於 28-10-2017 12:47 發表
日本生產的武器本身也是精良,可惜産能太低。
所謂日本武器精良,是以今天日本的工業而套用在二戰日本。
先不說那堆逼死後勤的不統一口徑,單就武器本身而言,諸國眼中只有擲彈筒能夠稱道。
在中國,則是多加了三八槍和九二式步兵炮。但是在及後與國民黨進行大兵團戰役和在朝鮮戰爭的經驗看來,步兵炮也就是打「冷槍冷炮」的貨。
至於大正十一式、百式衝鋒槍那些奇葩的定位還有經常出現的卡彈便不說了,還有各式手槍,簡直是軍武史上的恥辱,連缺槍少炮的八路軍也不敢用。
這些武器,用來鎮壓武器方面還停留在清中葉的中國軍隊還行,一到太平洋便見了真章。

眾多武器,真說得上精良的只有家傳的武士刀(量產的下士官指揮刀也不怎麼樣)還有大戰末期才生產的九九式步槍。

1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LCH925 於 2017-10-28 15:19 發表

所謂日本武器精良,是以今天日本的工業而套用在二戰日本。
先不說那堆逼死後勤的不統一口徑,單就武器本身而言,諸國眼中只有擲彈筒能夠稱道。
在中國,則是多加了三八槍和九二式步兵炮。但是在及後與國民黨進行 ...
南部14

TOP

引用:
原帖由 LCH925 於 28-10-2017 15:19 發表

所謂日本武器精良,是以今天日本的工業而套用在二戰日本。
先不說那堆逼死後勤的不統一口徑,單就武器本身而言,諸國眼中只有擲彈筒能夠稱道。
在中國,則是多加了三八槍和九二式步兵炮。但是在及後與國民黨進行 ...
三八式步槍準確度高, 結構相對簡單, 八路軍一繳到就丟下手上的清末"漢洋造"換裝了, 怎會不用 ?
中共在整個抗日戰爭, 一分抗日, 二分應付, 七分發展. 就是發展了38式成為八路軍主力武器.
整個內戰中共都是用38式, 去到越戰也有越共在用, 不能算不精良吧.
只是在全自動半自動武器的美軍面前, 顯得不合時宜罷了.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反而二戰日軍公發配刀倒真是很差, 聞說都是用些回收廢鐵隨便打造的裝飾品, 反正只是象徵性用途,
真用來斬擊的話, 兩三下已經彎曲.
只有上級軍官才獲發好刀, 或軍官本身出自世家, 拿家傳寶刀出戰

只能說這些裝飾配刀連步兵刺刀都不如,
38大桿槍身特長, 再配刺刀, 不只令中國軍隊吃盡苦頭, 太平洋上的美軍也印象深刻.

TOP

引用:
原帖由 新手一隻 於 30-10-2017 15:26 發表

中共用三八式相信係因為當時無得揀,唔係三八式特別好。
抗戰時可能沒得揀, 但內戰時是有得揀的.
例如繳獲的中正式步槍(仿德式). 蘇聯發下的蘇製和捷克槍, 加上少量美式武器, 步槍少說也有數十萬支,
不知是否因為按外國人身高手長製作, 可能真的不及38式按亞洲人體格設計般順手. 評價始終不及38式.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三八式在中國的評價並不低
打個比方,當初朝鮮戰爭中期,志願軍打算換編蘇式裝備,竟有人不太願意將三八槍換成莫辛納干,同樣待遇的還有駁殼槍。
至於說到八路軍,那倒真冤枉八路了。那些所謂一分兩分七分的不說他,反正要辯都辯了很多次,不信的還是不信。
八路軍即使是主力團,仍有半數的士兵要用大刀長槍,這與其駐地有關,但亦是無奈之舉。
所以其武器可想而知,根據資料很多都是漢陽造,或是自產的無名式、五五式、八一式馬。
相比之下,三八式算是「精良」吧,所以才有前言「在中國,則是多加了三八槍和九二式步兵炮。」,這是基於中國的國情。

甚至只能說只是共軍的情況論。
說起八年抗戰,總覺得中國缺槍少炮,對抗倭兵,實屬堅強。這句話一半對,一半不對;大體對,細節不對。
且不說窮得快掉褲子的八路軍,還有川軍、西北軍、缺了少帥後的東北軍,個個缺槍少炮。
倒是中央軍不怎麼缺。中央軍手下的蘇式裝備,怕是比八路軍還要多。抗戰前期,蘇聯支持國民政府抗日,國府因而組織了「攻擊軍」,均用蘇械,著名的七十四軍便是其一。
及後的美械且不說它。宋子文手下的稅警團也不是弱兵,湯普森盒子炮都有,以至及後稅警兵到了印度,還鬧出了「大老美的軍械比老子當初在稅警團的差老遠了」的笑話。
還有國府跟捷克的軍事交易,大名鼎鼎的ZB26也好,及後的ZB30,還有ZB37重機槍和比毛瑟槍更優良的「馬四環」zv. 24馬步槍等
及後七十個師的美械就不需說了吧,幾十萬條的M1903春田怎看也能完敗三八式。

中央軍內部對日械也不感興趣。最直接的例子,便是眾多嫡系,用日械者少之又少。
正宗的黃埔系中央軍、留洋系中央軍自當是用德、美械,便是旁系出身的七十四軍,也不是用日械,而是國械>蘇械>美械
最不受人待見的中央軍旁系,好像是老北洋出身的,或是官長不是正宗黃埔的,才用日械,例如黃伯韜和他的整編二十五師,便有一部分日械

[ 本帖最後由 LCH925 於 30-10-2017 23:56 編輯 ]

1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新手一隻 於 30-10-2017 16:54 發表

3、40年代西人同華人身高唔算差太遠,當時的西人亦沒有今日的西人咁高。
一戰後各國都開始轉用短步槍,三八式係當時的標準嚟講已經算長。就算係日本,亦打算轉用較短的九九式。小弟實在看唔出三八式邊度有所謂"按亞洲人體格設計"。
1.這應該是德械師吧, 比女仕還矮. 人矮則手短, 白刄戰拿長槍上刺刀反而有利
http://i1.wp.com/p3.pstatp.com/large/e4f0007efce53c27666

2.所謂"按亞洲人體格設計", 主要是後助力及配重, 還有虎口握把, 拉槍機力度等細部設計. 38式口徑小, 後座力低, 加上配重前傾, 抵消槍口上昂, 有助開槍後快速準備下一發;
相較下中正式仿毛瑟K98, 槍體粗壯, 大口徑, 大殺傷力, 但後座力也太大, 拉槍機需要力度也比38式大. 很多身材單薄者根本吃不消.

3.就算日軍對九九式的評價也是普普, 新不如舊. 上靶成績也是38式較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pbay 於 31-10-2017 10:59 發表


1.這應該是德械師吧, 比女仕還矮. 人矮則手短, 白刄戰拿長槍上刺刀反而有利
http://i1.wp.com/p3.pstatp.com/large/e4f0007efce53c27666

2.所謂"按亞洲人體格設計", 主要是後助力及配重, 還有虎口握把 ...
莫見M35便說是「德式師」
國府向德國訂下了三十萬頂德盔的訂單,但所謂德式師始終只有36師、87師、88師、教導總隊
除非德式師一個師便有八萬人,否則只能得出他們是黃埔系中央軍的結論

TOP

 41 123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