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美貿易戰究竟打唔打得成 ? 將對香港有何影響 ?

好彩買哂實貨金,年尾流流,黃金年年都差不多陰啲陰啲升,有乜依郁,變現特快!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3-11-2018 20:09 發表


一早講左中美打落去兩邊都跌到P,在下亦一早放哂所有股。
只是有些人幻想美國郁手打人自己唔洗成本而已
中港齊齊跌市都是事實,唯有美國跌市就要「跌番4 年前水位」先叫跌,大細龍門夠公平。
究竟世界上還有神嗎?

TOP

引用:
原帖由 48191 於 13-11-2018 21:53 發表
好彩買哂實貨金,年尾流流,黃金年年都差不多陰啲陰啲升,有乜依郁,變現特快!
所有投資都可升可跌既,沒有升硬或年年升呢回事,
2012 年 到2016 年期間金價跌左近4 成...
但個人認為此時此刻入金並無不妥,當然此一時彼一時。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TOP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4-11-2018 10:59 發表


所有投資都可升可跌既,沒有升硬或年年升呢回事,
有既...梵谷畢加索真跡

TOP

引用:
原帖由 LCH925 於 13-11-2018 17:53 發表

因為圈地運動的最大影響化是18~19世紀,英國內戰、光榮革命結束後,貴族老爺們完全掌控上、下議院時的產物
而且為什麼一直說英國是特例,因為自大憲章時期以後,英國國君早就被虛位化了,成了吉祥物,國政由貴族共議,也就是說,英國早就「共和」了
之後的政治鬥爭是貴族之間的鬥爭,而資本家在這些鬥爭中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那就是只要誰給予他們賺錢的權利,他們就支持誰
沒有民主解放獨裁,抱歉

即使是法國大革命,市民派也大多支持皇帝的,這也是拿破崙稱帝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法國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很多人仍然支持王室,從大革命之前便已經這樣
法國的鬥爭,說到底也就是新貴及資產階級與舊貴的鬥爭

另外德國的情況不是貴族控制資本家打皇帝,而是皇帝控制資本家打貴族。但正如上文言,資本家沒節操可言,他們最後選擇向容克屈膝,倒賣德皇,一戰結束
而且很遺憾,你說的大多都對,除了一件事:那些並不是工業革命的原因,相反,那些是工業革命的結果
沒有工業革命,你說的一切,什麼都不是
而工業革命,正正建立於具地主、資本家、貴族於一身的寡頭集團手中
工人階級?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平均壽命30歲,10歲開始工作,一個月工作三十天,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
能造反,便來吧
說句不中聽的,假如沒有共產黨宣言、沒有風風火火的共產主義運動,無產者永遠不會造反
貴族反皇權不算革命, 新教反天主教不算革命, 中產革命不算革命, 這是比較奇怪的觀念.

文藝復興啟發人文主義個性解放科學精神, 啟蒙運動主張自由平等將教廷皇室推下神壇, 莎士比亞代表的英國新興中產以英語取代拉丁語進入上流社會,
整個16-18世紀歐洲至英國, 都見到中產及工人階級上升, 神權皇權貴族下降, 新舊勢力確實在交替, 人民生活方式確實在改良, 社會運作確實在進化.
雖然係地主貴族首先發難, 但民間學者, 商家中產, 工人基層確實有接力推進, 總不能將這2,300年眾多人的血汗一筆勾消吧 ?

法國大革命於1789年爆發, 破壞了貴族皇室對領地控制讓農業集約商業化有空間推行, 資本累積之後才有法國工業革命的開始, 何來工業革命先於政治革命之說 ?

共產黨宣言畢竟1848年才在倫敦出版, 要捧馬克思也要看看年份吧,
還有資助他大半生的恩格斯, 他老爸也是普魯士貴族血統, 按你的說法, 馬克思之不過另一個受貴族控制的假革命而已 ?

TOP

引用:
原帖由 pbay 於 14-11-2018 12:23 發表

貴族反皇權不算革命, 新教反天主教不算革命, 中產革命不算革命, 這是比較奇怪的觀念.

文藝復興啟發人文主義個性解放科學精神, 啟蒙運動主張自由平等將教廷皇室推下神壇, 莎士比亞代表的英國新興中產以英語取代拉 ...
P兄睇歷史就好似睇童話故事甘, 不拘細節.

TOP

法國大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而我說的是無產者的革命,同志
而且足下真是嘛到小弟了,我努力再看自己說過的話,似乎沒有說過資產階級革命不算革命

[ 本帖最後由 LCH925 於 14-11-2018 12:44 編輯 ]

TOP

跌咪再入多少少,存起佢。
年年十至十二月睇定少少,又入啲。我睇退休嗰陣時慢慢放。
大佬,黃金抗跌力強,點都有市場。磚頭就窄咗少少。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4-11-2018 10:59 發表


所有投資都可升可跌既,沒有升硬或年年升呢回事,
2012 年 到2016 年期間金價跌左近4 成...
但個人認為此時此刻入金並無不妥,當然此一時彼一時。
究竟世界上還有神嗎?

TOP

其實樓同地一定行先! 黃金一定第二! 勞力士第三! 人壽及醫保就一定要早早買!

不過未有第一桶金! 份糧自然就會賭馬賭波駁炒股.......兜完一圈又一圈都未夠!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LCH925 於 14-11-2018 12:37 發表
法國大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而我說的是無產者的革命,同志
而且足下真是嘛到小弟了,我努力再看自己說過的話,似乎沒有說過資產階級革命不算革命
即是各說各話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oveless 於 14-11-2018 12:33 發表


P兄睇歷史就好似睇童話故事甘, 不拘細節.
細節就是資助馬克思大半生的恩格斯, 他老爸也是普魯士貴族血統.

TOP

引用:
原帖由 loveless 於 14-11-2018 12:33 發表


P兄睇歷史就好似睇童話故事甘, 不拘細節.
讀書時最簡潔一句羊吃人,然後就冇其他。

TOP

中國人讀歷史時,有一個不知道算好還是算壞的習慣,便是會利用自己的歷史觀套入西史。問題在於中國古代是真的太厲害,在世界沒有通行性可言;相反,中國的情況是一個特例。

例如現在P兄你是高估了資本家而低估了貴族的影響力。我們再拿德國作例子吧。之前說過不鳥德皇的巴伐利亞親王是利奧波德,普法戰爭時期炮兵團長、一戰同盟軍東線總司令,大鐵十字勳章持有者。大鐵十字勳章持有者共五人,親王算一個,另外就是馬肯森、興登堡、魯登道夫和威廉二世本人。利奧波德的能力當然是有的,但當得上東線總司令這樣的大官,也跟他貴族的身份離不開。

再舉個例子,當年普法戰爭後,意氣風發的威廉一世打算稱「德國皇帝」,巴伐利亞、符滕堡、薩克森直接開幹,說要跟普魯士打官司(很有可能是請將軍當律師、士兵當陪審團),最後德皇只能稱「德意志皇帝」,前者是對德意志各邦有著直接管理權,後者只是民族情感上的稱呼。這放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楚漢戰爭後,意氣風發的劉邦打算稱「大漢皇帝」,要是有哪個不長眼的異姓王敢頂牛:你只可稱大漢天子,我們可不承認你對天下的管理權,劉邦直接把他砍了,也沒有之後那麼多事。跟皇帝叫板,歷史上也就言官敢幹,頂多再加個魏晉南北朝時期,要是在其他朝代,誅三族也是皇帝開了天恩,你要是不幸遇上太成兩祖,ok,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

但歐洲就是這麼個情況,支持自己的首領跟選帝侯開幹這檔事又沒少幹,當年你普魯士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國王開片時我們有說什麼嗎?沒吧!那同樣道理,跟著你不爽跟你打兩仗,你有什麼不滿嗎!

而資本家所支持的帝國議會,對德國政府有著政策的否定權,但政策的決議權可不歸帝國議會所管,它是聯邦議會所管。誰掌管聯邦議會?工人階級嗎?人民嗎?中產嗎?抱歉,是德意志諸王!聯邦議會五十八票,代表皇帝的普魯士就十七票,巴伐利亞六票、符滕堡四票、薩克森四票、巴登三票,其他各邦王公各一票或兩票;德意志軍隊25個軍,巴伐利亞就佔三個軍;72個騎兵團,巴伐利亞就佔四分之一;軍官、知識分子、基層政務官,都係我(貴族)的人,皇帝你點同我鬥?

而且資本家之間也有分野,再舉個例子,布羅姆—福斯造船廠是德國國內一家純私人船廠,沒有德皇股份,也沒有貴族資本,但這家船廠出名建艦多快好省。

1900年時德國生產阿爾伯特王子號裝甲巡洋艦,一號艦由基爾德意志造船廠建造,1900年開工,1904年1月完工造了四年;二號艦是在布羅姆—福斯造船廠建造的,1901年開工,1903年12月完工,晚開工數個月,竣工時間卻早了一個月,海軍老爺的指定船廠完敗;
後來羅恩級裝甲巡洋艦羅恩級兩廠又打了一仗,基爾德意志造了三年,布羅姆—福斯兩年就完工了。
再後來造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另外一家布萊梅威塞爾造船廠接替下埸,造了三年,但布羅姆—福斯又是兩年交貨。
再再後來,基爾造船廠後來承建了布呂歇耳號裝甲巡洋艦,布羅姆—福斯承建了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德國首隻蒸汽輪機主力艦兼首隻戰列巡洋艦)在沒有任何借鑒的情況下,兩個造船廠幾乎是用了同時交功課 (三年)。
再再再後來碩效造船廠想搶戰巡市埸,結果是碩效造船廠造了四年,布羅姆—福斯兩年就交了功課。

同樣的時間,布羅姆—福斯可以造戰巡,貴族老爺廠只能交隻裝甲巡洋艦充大頭鬼;同樣的艦級,布羅姆—福斯用兩年,其他廠三年起步。

然而就是這家兩年交功課王者、實幹主義者、優秀工人先鋒、多快好省工程師、四線全開玩家、德意志英雄、帝國烈士、優秀海員、博士級造船廠在整個德國一戰歷史上居然沒有建造過戰列艦,人家要技術有技術、要人才有人才、要經驗有經驗(何況就算沒有經驗,還不是準時交功課),為什麼沒有戰列艦訂單?因為布羅姆—福斯三有,就是沒有貴族資本,它是一家資本家私人造船廠,完!

這就是P兄所寄望的工人階級中產獨立資本家的結局!

[ 本帖最後由 LCH925 於 14-11-2018 21:15 編輯 ]

TOP

另外翻睇了之前的貼,似乎並冇提過宗教革命問題,不過既然提到,就隨便講下。
直接用小弟讀歐洲史時的功課作主體吧:(希望呀P不在CGF)

1.三十年戰爭起因是甚麼?
三十年戰爭之起因主要分作宗教改革導致的分歧、地方諸侯與中央政府、教會的矛盾及地緣政治所導致而成。

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直接質疑羅馬天主教在宗教處理上的合理性及必然性,從而帶出「因信稱義」的概念,認為人與上帝之間的交流不需要教會作中介人,因而動搖了教會的根基;及後羅馬天主教與新教的衝突不斷,並引發不同的宗教戰爭。雖然雙方在1555年簽定《奧格斯堡和約》試圖達成共識,但部分重要議題,例如「加爾文派」的地位問題並沒有得到雙方滿意的結果,加上一神教的排他性,令雙方敵意並沒有因而減輕。

其次,帝國皇帝基於其繼承帝位的合法性,需要教庭協助提供理論基礎,即「君權神授」的理論,因此皇帝與教會是天然的盟友;而地方諸侯卻因為教會修士所擁有的各種特權,例如教會免稅的特權,加上在地方上與貴族相等甚至略高的影響力,因此在統治角度上與教會有著天然的矛盾;而地方諸侯與皇帝之間,則有著地方諸侯希望保有甚至獲取更多地方行政權,而以皇帝為首的中央政府則希望集權於皇帝、回收地方的權利及豁免權。因此在神聖羅馬帝國國內的皇帝與諸侯衝突不可避免,而新教提倡的「不需要教會存在」合乎諸侯的利益,卻不利於羅馬教庭,因此在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也不能避免。

再者,以哈布斯堡王朝為核心的政治實體,長期佔據歐洲大部分領土,對同位於中歐且希望發展的法國極為不利,哈布斯堡王朝甚至對法國成包圍之勢,極度限制其發展;而位於北方的瑞典及丹麥基於其地理形勢,不得不選擇向南擴張,而她們的南方正正是神聖羅馬帝國;英國游離於歐洲大陸之外,但因此她更不能容忍一個歐洲的霸權誕生,從而威脅到英倫地區的安全。

因此,在宗教的意識形態、地方與中央以及行政與教會之間各種關係,與其他國家所需要的發展情況下,造成三十年戰爭的基礎。

1617年,奧地利的統治者斐迪南二世以恢復羅馬天主教為名,要求諸侯信奉天主教並推翻地方的權力,導致1618年波希米亞叛亂,三十年戰爭正式爆發。


2.三十年戰爭大約分4階段,試作說明。
三十年戰爭先後分作波希米亞階段、丹麥階段、瑞典階段及法國-瑞典階段。
第一階段是波希米亞階段,以布拉格新教徒衝入王宮,將兩名斐迪南二世派遣的欽差擲出窗口的「布拉格擲窗事件」作為標誌。在事件後,波希米亞宣佈獨立並派軍攻入奧地利,及後被神聖羅馬帝國聯合以西班牙為首的天主教同盟反攻波希米亞,並以重新攻佔波希米亞、逼使當地人改奉天主教作結,天主教同盟軍取得決定性勝利。

及後三十年戰爭進入「丹麥階段」:各國意識到帝國的新教內亂,極有可能是削弱甚至結束帝國霸權的機會,因此各國,特別是新教國家一同聯合反奧。1625年,在法國主導下,提議英國、荷蘭與丹麥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當中丹麥與新教諸侯組織聯軍直接出兵,英國與荷蘭則提供經濟支援,聯軍一度佔優;天主教同盟則起用華倫斯坦及僱傭軍,並在及後攻佔德意志地區中部薩克森,擊敗丹麥作結。及後帝國與丹麥簽署和約,並擴展其在東、北歐地區的影響力。

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在北歐地區的影響力日增,直接影響瑞典的國防安全,因此1630年在法國的支持下,瑞典出兵登陸歐洲大陸,並正式參戰。由於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勇猛非常,常冠軍,人稱「北方雄獅」,加上瑞典軍隊強調主動進攻,在騎兵、野戰炮兵均有機動優性的同時,瑞典步兵又首用「線列戰術」,造成火力優勢,因此瑞典軍隊數破天主教同盟軍,並在呂岑會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但同時,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陣亡,導致新教聯軍攻勢一度暫緩,並被天主教同盟軍反攻,造成1635年的停戰。

基於新教國家在此前均失利告終,導致雖是天主教國家的法國不得不親自參戰,即進入「法國-瑞典階段」。及後,重整旗鼓的瑞典軍隊再破天主教同盟軍,並在波希米亞大破之,盡取其地;法軍又在納林根會戰擊潰同盟軍,之後法瑞聯軍又於楚斯馬斯豪森大破之,盡滅天主教同盟軍,同盟軍已無可用之兵,因此在再進行部分戰役後,雙方於1648年簽定《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三十年戰爭結束:此戰神聖羅馬帝國元氣大傷,並在實質上解體,歐洲一超多強的時代結束。


3.法國、奧地利在30年戰爭中的目的是甚麼?
奧地利在三十年戰爭的目的是確保帝國領土及其權威,並獲取德意志地區的中央領導權;此外,基於「君權神授」的輿論與帝國皇帝權威的相連關係,重建歐洲對羅馬天主教的信仰亦是奧地利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新君即位後,斐迪南二世便向新教開刀,及後在內亂時亦派軍鎮壓。

法國雖是天主教國家,但其參戰的目的並非出於宗教原因,而是實質的地緣政治:法國其時面對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圍,因此突破其封鎖是首要任務;其次,基於國家發展,打倒歐洲霸權的神聖羅馬帝國亦是其當務之急。因此對法國而言,神聖羅馬帝國的瓦解比起領土及金錢上的回報更為重要。


小結:
一、宗教革命所引起的,是貴族之間的權力矛盾及國家地緣政治角力,與美好的思想解放有關係,但影響不大
二、宗教革命所引起的,是貴族之間的權力矛盾,但當農民利用宗教革命起義,從而獲得解放時,新教提出者馬丁路德向貴族跪地,直接把農民賣了

[ 本帖最後由 LCH925 於 14-11-2018 20:37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pbay 於 14-11-2018 16:19 發表

細節就是資助馬克思大半生的恩格斯, 他老爸也是普魯士貴族血統.
P兄肯定恩格斯父親, 甚至任何家族成員, 有普魯士貴族血統?
P兄要就事論事既話, 唔需要又轉貼什麽中文而冇註解既東西俾比我, 要貼請貼有根據有來源的資訊.
細節有分自隨手拈來, 貼黎貼去既所謂細節, 同實事求是既細節.

恩格斯父系可追溯至14世紀共7代.
母系可追溯4代.
弗里德里希母系姓氏von Haar
翻譯既一知半解見von就當係貴族唔出奇.
睇既不明不問全盤照收亦唔出奇.
世界甘大, 人地既文化歷史, 睇片面就當自已明晒, 就更加唔出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