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輪拉雜談
序
左輪是槍械中一個重要分枝,有使用方便的好處。不過由於近年來設計都要求槍內的子彈越多越好,左輪從此就逐步退出軍警槍械的主流。
在wargame界,左輪從來都不是主流武器,即使是有廠商出了可以一次打24發的左輪,半自動手槍才是Wargame友至愛。
但是左輪實在有其獨有魅力,尤其是可以退出輪瓜,然後用快速上彈器一次過上六發,或是逐粒彈一發一發地送入輪瓜,實在是很有感覺。我個人就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憑手指的觸覺一發一發地把子彈送入輪瓜內………
雖然左輪不是一眾wargame友的至愛,但是亦不乏捧場客,是已各大廠不斷都有左輪的出品,由早期Crown的自組手拉模型,至後一點Maruzen出的不能轉瓜的入氣左輪,再來就是輪瓜可轉動及可以入六粒彈殼的氣動左輪。當中以Marushin早期出的M10可謂當中表表,最後一批是透明膠盒包裝,只是賣$300(1998年),而且還是金屬彈殼………
到了今天,較為常見的廉價氣動左輪有:
國產Bell的M10
臺灣KWC的Python 357
臺灣HFC的M10;另外還有S&W身,但是配上Colt形狀後照門,但是前外管卻有chamfer的彷SMYTHON,及一枝Savaging Bull
臺灣UHC的586,M29
中價左輪的表表者則是日本馬記的Python357。(其實還有一枝注定失敗的M19)
臺灣後起WG廠,打CO2全金身左輪。
貴價的當然就是Tanaka的左輪,還有Marushin的各款左輪,不過Marushin近來主力撐8mm市場。(個人對8mm彈的氣槍不甚有興趣。)
氣動左輪氣缸一般結構
近期市面的左輪,除了Tanaka的Pegasus系統外,一般左輪的結構都是把氣缸置在手柄內
由外觀擊鎚的底部敲打出氣氣閥,釋出氣體,再通過導管送上轉輪的尾部,再把轉輪內的bb彈吹出來。
輪瓜轉動方向
把槍指向前方,從持槍者的角度來看,分別有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以士密夫韋遜(Smith &Wesson)作為藍本的左輪,轉輪逆時針轉動;以曲特(Colt)作為藍本的左輪,轉輪順時針轉動。
就是這一點點分別,就注定了Colt的左輪的轉輪鎖閉機構會相對簡單,因為順時針方向的轉輪在推動杆(下圖粉紅部份)的推動下,力矩會把轉輪推向槍架內。但逆時針方向轉動的轉輪,力矩會把轉輪推出槍架外,是以S&W的轉輪閉鎖機構會比較複雜一點。
轉輪扣(cylinder latch)的操作
主流又是Colt及S&W的分別。
其實檢視轉輪扣上的防滑紋亦可知其作動方向。
Colt: 向後拉。
S&W:向前推。
上彈手法
左輪上彈手法各有各法。以下全是以右手為強手計。
方法1:彈盡後,弱手按動(或拉動)轉輪扣,強手同時稍為移位,用食指把轉輪推出;之後弱手包辦拍打退殼杆、上子彈、推回轉輪等工作。強手只在把轉輪推出時移位,其餘時間一直保持射擊掌握(shooting grip)狀態,當然食指在真正射擊前不會放入扳機護弓內。
方法2:彈盡後,弱手把整枝槍托穩,強手離開握柄,用強手操作轉輪扣,弱手中指把轉輪推出,之後用弱手姆指或強手手心拍打退殼杆,當彈殼退出後,強手立刻重做射擊掌握狀態,之後由弱手包辦上子彈及推回轉輪動作。
方法3:前半部與方法2一樣,當退出彈殼後,由強手繼續完成上子彈動作,之後弱手把轉輪推入,之後強手才正式回到握柄上。
不過無論用甚麼手法上彈,順轉輪和逆轉輪的上彈次序會剛好相反。
順轉輪第一粒彈應是先上10時位置,然後撥動轉輪把已上的那粒彈撥到8時位置,再在10時位置入第二粒彈,如此類推。
逆轉輪則是由2點方向開始上第一粒彈,之後撥動轉輪把已上的那粒彈撥到4時位置,再在2時位置入第二粒彈,如此類推。
以上手法是應付上彈過程中需要緊急發射,當推入轉輪後,順轉的情況下10時位置的子彈剛好在扣扳機後送到12時位置,或是逆轉的情況下2時位置的子彈剛好送到12時位置作擊發。
不過隨著快速入彈器的出現,這些上彈的次序將會失傳………
原文大約於2010年前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