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Marui] 自組鋼 Hi-capa, Project Silver Chimera (加開箱文)

自組鋼 Hi-capa, Project Silver Chimera (加開箱文)

此篇乃小弟的裝拼過程及心得,加上少許的開箱文,有不足的地方還望師兄們海量。有建議的話也不勝感激,歡迎分享提點。

話說在個把月前收了一把中古鋼手槍。價格不菲,是我買過最貴的一把成品手槍。從此,便開始有興趣鑽研鋼製手槍。加上之後又收了一套中古Hi-capa的鋼中身加三寶(全銀色),於是便想將早前拼好的5.1 Dragon分解(我也不玩IPSC,就喜愛動手拼/改裝的過程),散賣集資,開始Project Silver Chimera。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上網自蒐是基本動作。如先前提到,我喜愛動手拼/改裝,但有些玩具槍的原理和補品的背後意義還不是完全理解。所以自蒐也是有限度,買錯零件交學費也是學習的一部份。由於鋼和鋁在硬度上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故鋼中身配鋼滑架較為合適,加上我的目的是鋼Hi-capa(儘量啦…),所以只好放棄各種令人目不暇給的鋁滑架。

於是在網上先蒐到右岸RAtek的鋼滑架,不知道是否已絕版,但外觀並沒打動我。之候又看到KeenArms 2016年底新出的不銹鋼滑架套件,連外管@$))左右;不連就少個4、5佰。我不排斥Kimber的外觀,心想:還有什麼選擇?

對於這套不銹鋼滑架套件,有以下看法:

1) 滑架大體外觀、質感、斜紋切工、刻字、噴砂處理都不算差;但內部卻佈滿了金屬削粉,和些許連在滑架內部切剩的金屬片。所以在組裝前的清洗和輕量打磨是無法避免的。
2) 後準星位置的開洞邊不齊。雖然上了後準星會遮住,但既然要弄就不差這一點地方。前後準星為鋼製,大概是整把槍唯一黑色的部件。
3) Blowback Unit(以下簡稱BBU),鋁製品。但不知道是模具、原料、加工或其他原因,成品和其他一些港產品相比較有明顯外觀上的差異。雖然,裝了之後看不見,但還是要將外部做輕量打磨。此BBU的背面有螺絲孔,用做固定後準星。但它的左側支架(從後方看)短了0.5mm左右,故無法和滑架齊平(沒事少看後面就好了)。原裝TM的BBU可以崁入,但會超過滑架軌道(超出1mm左右,這個工程有點大)。氣缸周圍亦有金屬削粉,所以必須要清洗。基於上述原因,別無他選,只能用這個BBU。此外,氣缸中間凸起的螺絲座和原裝TM相比過高,所以又要磨掉1mm左右。
4) 鋼外管為拋光面,無刻字。內部有螺紋面,有照顧到細節。但我沒打算用(心急想買,所以等不了Hi-capa套件,而買了1911套件,浪費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套不銹鋼滑架套件要有耐心和心理準備才好去買,並不是一步到位的。只看外觀的話是不太差。玩具槍改裝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當然能等到減價或優質中古部件是好事。

開始拼裝,首先將滑架內部輕量打磨之後,開始和中身進行磨合。一開始很緊,不過位置還算對的上。磨了二天之後,可以做到自然落體我就停手了。後準星的梯形卡榫位要小磨方可上滑架。基本上除了之前提到的人手功夫,滑架組裝還算順利。

外管用了螺旋鋼製外管。想試些不同的外觀,但並沒用金銀雙色版。有機會可以再做一把混色版手槍,但並不是現在。

中身方面除了’盒仔’之外,亦更換了鋼製司牙和氣閥撞針的disconnect lever。中身組裝其本上是無腦。

握把用非一體式,鋁製品。因為握把的設計,它的彈匣卡榫為了配合外觀,是客製弧型。和原裝TM相比,它的彈匣卡榫鎖的卡位較短,釋放位置較前。所以如果用原裝彈匣卡榫彈簧,單手無法操作,緊到想罵人。所以必須剪去二圈左右才能達到合適的力道。當然建議一次剪一圈,慢慢達到個人喜愛的標準。話說未來會有散賣鋼製握把嗎?

三叉片、扳機圈、和彈匣是原裝TM。組裝後可以發射(thank god),不過有以下幾點要再跟進:
1) 原裝5.1彈匣無法卡緊,我想是底片和mag well之間的問題。底片拆下就無此問題。如果要外觀效果或許換一個彈匣底片就ok,又或者用長彈匣。不過我倒是想將銀版4.3彈匣身換5.1彈匣底(Part H51-82)。
2) 扳機有時候會無法回到發射狀態,彈不回來。之前扳機組件進握把的時候是完全無阻力。我初步認為是原裝三叉片(最右邊那一條)不夠力,原因為:鋼製氣閥撞針的disconnect lever和鋁扳機增加了重量。或許先將最右邊那一條向前壓一點點,增加壓力。如不行再考慮換一條硬一點的。
3) 無法slide lock。目前是用150%複進彈簧,擊錘彈簧是原裝 + 鐵珠,滑架走全程。空槍槍口向上回鏜夠力,有可能是兩邊彈簧阻力過大?或許先拿掉鐵珠試試,估計鋼滑架本身的重量應該是可以維持一定動量,所以降低阻力?

這Project Silver Chimera,美其言叫奇美拉,實際上是四不像。明眼師兄一看就知道整把手槍是亂亂配。但目的是嘗試做一把鋼Hi-capa,現在完成了,待疑難雜症搞定後,回復元氣,希望能弄一把鋼Tiki。

多謝各位的耐心閱讀。

附件

Slide internal.jpg (85.83 KB)

27-4-2017 10:56

Slide internal.jpg

slide back.jpg (108.62 KB)

27-4-2017 10:56

slide back.jpg

BBU too high.jpg (58.64 KB)

27-4-2017 10:56

BBU too high.jpg

Silver Chimera left.jpg (85.19 KB)

27-4-2017 10:56

Silver Chimera left.jpg

Silver Chimera locked.jpg (105.7 KB)

27-4-2017 10:56

Silver Chimera locked.jpg

Silver Chimera back.jpg (112.08 KB)

27-4-2017 10:56

Silver Chimera back.jpg

2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Nova_Dust 於 27-4-2017 10:56 發表

三叉片、扳機圈、和彈匣是原裝TM。組裝後可以發射(thank god),不過有以下幾點要再跟進:
1) 原裝5.1彈匣無法卡緊,我想是底片和mag well之間的問題。底片拆下就無此問題。如果要外觀效果或許換一個彈匣底片就ok,又或者用長彈匣。不過我倒是想將銀版4.3彈匣身換5.1彈匣底(Part H51-82)。
2) 扳機有時候會無法回到發射狀態,彈不回來。之前扳機組件進握把的時候是完全無阻力。我初步認為是原裝三叉片(最右邊那一條)不夠力,原因為:鋼製氣閥撞針的disconnect lever和鋁扳機增加了重量。或許先將最右邊那一條向前壓一點點,增加壓力。如不行再考慮換一條硬一點的。
3) 無法slide lock。目前是用150%複進彈簧,擊錘彈簧是原裝 + 鐵珠,滑架走全程。空槍槍口向上回鏜夠力,有可能是兩邊彈簧阻力過大?或許先拿掉鐵珠試試,估計鋼滑架本身的重量應該是可以維持一定動量,所以降低阻力?
1. 師兄你用Infinity款的grip要配薄彈匣底版(marui原裝款不行, 除非你不裝magwell)
2. 如果三叉片沒有過份改輕是不會有所述情況....Trigger bar有否變形(整體過長/調節pre-travel的桿子屈前太多)? Trigger 回位時disconector有否足夠空間回位(如是者可參考double trigger的解決法, 騰出空間即解決之.)?
3. slidestop作動有否阻力? follower提起slidestop的部份有否磨損? 彈匣彈弓不夠力(罕見)?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好行小慧,難矣哉!
引用:
原帖由 horenhim 於 27-4-2017 11:17 發表


1. 師兄你用Infinity款的grip要配薄彈匣底版(marui原裝款不行, 除非你不裝magwell)
2. 如果三叉片沒有過份改輕是不會有所述情況....Trigger bar有否變形(整體過長/調節pre-travel的桿子屈前太多)? Trigger 回位 ...
多謝師兄提意。

薄彈匣底版了解,會跟進。

三叉片之前沒動過。明白扳機微調乃是高級程度改裝。倒是trigger bar我沒留意有無變形,會再分解研究。

Slidestop作動無阻力,用頗新彈匣做測試,follower目測無磨損。空彈匣後拉可以很順的slidelock。這也要做多方測試。

TOP

https://www.instagram.com/p/BTWfUkrALZS/

Instagram,slidelock的動作。
引用:
原帖由 Nova_Dust 於 27-4-2017 11:34 發表


多謝師兄提意。

薄彈匣底版了解,會跟進。

三叉片之前沒動過。明白扳機微調乃是高級程度改裝。倒是trigger bar我沒留意有無變形,會再分解研究。

Slidestop作動無阻力,用頗新彈匣做測試,follower目測 ...
Nice Build! 換埋銀色前後準星會點呢

未能lock slide的話小弟建議試試換上原裝recoil spring 再加 二段彈弓 睇下校果係點...

150%複進彈簧再加鋼滑架的重量要lock slide要考功夫
「Reality is a prison, Your mind can set you free.」

回覆 1# 的帖子

另外"將銀版4.3彈匣身換5.1彈匣底"的話...
小弟經驗如用返marui原裝款的底pad都係唔得的
有機會lock唔實跌匣, 一係磨底pad, 一係換底pad...
「Reality is a prison, Your mind can set you free.」
引用:
原帖由 Nova_Dust 於 27-4-2017 11:47 發表
https://www.instagram.com/p/BTWfUkrALZS/

Instagram,slidelock的動作。
也許是recoil spring過強,或擊發時slide並無走足所有行程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好行小慧,難矣哉!
引用:
原帖由 2slow 於 27-4-2017 12:01 發表
另外"將銀版4.3彈匣身換5.1彈匣底"的話...
小弟經驗如用返marui原裝款的底pad都係唔得的
有機會lock唔實跌匣, 一係磨底pad, 一係換底pad...
問題在這款grip的magwell是不對應marui的base pad, 所以是無解, 除非你不用magwell就可裝,或不用base pad/用薄身的base pad.
除非一定要銀色配黑色底, 否則乾脆買5.1的銀匣便可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好行小慧,難矣哉!
引用:
原帖由 horenhim 於 27-4-2017 11:17 發表


1. 師兄你用Infinity款的grip要配薄彈匣底版(marui原裝款不行, 除非你不裝magwell)
2. 如果三叉片沒有過份改輕是不會有所述情況....Trigger bar有否變形(整體過長/調節pre-travel的桿子屈前太多)? Trigger 回位 ...
呢度要請教師兄3叉片要點tune先岩
「Reality is a prison, Your mind can set you free.」
引用:
原帖由 2slow 於 27-4-2017 12:15 發表


呢度要請教師兄3叉片要點tune先岩
my 2 cents:
以槍口向前方向為準, marui hicap/1911三叉片有三條arm, 左邊管grip safety回位, 中間用作sear回位, 右邊回位trigger bar 同disconnector.
grip safety有適量反應便可, 也有人"閹"掉grip safety, 此時就算無回彈力也無所謂.
中間會影響部份版機扣壓(trigger bar釋放擊槌的阻力)向自身方向拗後可減輕所需力度, 如過份仰後會導致司牙在槍支往復的時候無法確定地勾住擊槌, 會引發射擊時half cock,受到衝擊時(跌槍, 更甚reload也會)意外釋放擊槌等等. 太前會導致扣感差/vert long creep.
右邊管理trigger bar同disconnector復位, 太後會導致trigger復位緩慢(死魚)影響trigger response, 更甚者會導致following(射擊無故full auto). 回復的力導調教至適中便可.
而中間同右邊的arm亦不應有過大差距(過份地一前一後), 調節三叉片亦應以槍支能安全運作為先.

所以答案就是 whenever it works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好行小慧,難矣哉!
引用:
原帖由 horenhim 於 27-4-2017 14:24 發表


my 2 cents:
以槍口向前方向為準, marui hicap/1911三叉片有三條arm, 左邊管grip safety回位, 中間用作sear回位, 右邊回位trigger bar 同disconnector.
grip safety有適量反應便可, 也有人"閹"掉grip safety,  ...
感謝指教...三叉片真係比較難tune...
「Reality is a prison, Your mind can set you free.」
樓主的槍..銀光閃閃..太陽下,一定很搶眼. Thx for sharing

TOP

多謝各位師兄不吝賜教,將儘快回報跟進結果。

TOP

回報有關扳機在發射之後,有時會無法回到發射狀態一事。

拆解之後,發現扳機和原廠扳機圈出現十分輕微的晃動現象。小弟初步認為和客製扳機的設計有些許關連。

原廠扳機在後方和扳機圈介面是吻合的。我這一款客製扳機則無那一個橫面支撐點(見附件),導致在多次使用後,因為扣扳機的力量落點位置,發生上下晃動現象。結果就是扳機的上側或下側在握把的內側磨擦,無形中多了阻力,就算三叉片最右邊那一條向前拗也不夠力(這也不是解決方案)。

可選方案
1. 最直接了當的應該是用回原廠扳機。想要銀色的或許可以用TM dual stainless 4.3的扳機,但找不到部件編號;
2. 在客製扳機外側用鉗子加壓夾緊(是金屬,應該可以加壓令其變形);
3. 索性換一體化的扳機圈(槍匠兄弟)和另一個款式的弧形扳機。花錢藉口罷了。

有時候找到問題來源也蠻有趣的。

附件

20170427_213013.jpg (97.98 KB)

28-4-2017 11:43

20170427_213013.jpg

TM trigger.jpg (21.77 KB)

28-4-2017 11:43

TM trigger.jpg

UAC trigger.png (37.64 KB)

28-4-2017 11:43

UAC trigger.png

長週末就是在家弄槍的時候。

首先,還是花錢換了一體化的扳機圈和另一個款式的弧形扳機(就是要刺激經濟)。不過由於二個是不同牌子,扳機圈插入扳機的位置要磨,不過無論是外形還是之後射擊反應都令人滿意。

而三叉片則儘量扳回到原本位置。

有關slide lock,如用120%左右的複進彈簧可以做到,但空槍槍口向上(反地心引力)則無法回鏜。於是決定剪150%複進彈簧,直到可以做到要求的那兩件事。Hi-capa滿匣可以打完,但到最後因為瓦斯量減少而無法slide lock。這點目前暫無克服方案。

另外Hi-capa彈匣的o-ring是18x2mm。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