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運動始動………
走出傳說:解放軍最新型殲-10戰鬥機
轉載自:空軍世界
殲-10 戰鬥機可以說是近十年來流傳在廣大軍事愛好者中的“不滅傳說”,劇情一直引人入勝。愛好者們不但猜測其特點、性能,甚至還畫出了大量的想像圖,或者 PS 圖,乃至近年大量出現、並為軍迷熱情追逐的“真品”偷拍圖。至 2005 年,殲-10 已經半公開化,大幅清晰照片出現在各個軍事網站,相信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並已少量裝備部隊。
2002 年後,神秘的殲-10 逐漸從傳說中走出來,呈現在萬千軍迷的電腦螢幕上。至今官方仍未證實這種飛機是否存在,因此下文純屬一種美好的猜測,並借此探討當前中國軍用航空的一些問題。
殲-10,按西方劃分戰鬥機的方法,屬於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 將是我國第一種自行設計的、裝備部隊使用的第三代戰鬥機,第一種自行設計的、真正兼有空優/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作戰飛機。自 1984 年殲-10 正式啟動,到 2007 年 1 月正式解密,歷時 23 年,漫漫長路,終於修成正果。
研製背景
首先我們必須提到的是中國在 70 年代末至今研製先進殲擊機的一些失敗例子。在殲-7 和殲-8 兩個系列陸續開始研製裝備時,空軍自知這些國產版米格-21 或改型不足以滿足 20 世紀末的國防要求,因此力圖發展一種能與世界先進水平看齊的先進戰鬥機。
外界普遍認為殲-9 是中國航空工業界為這一目標發起的第一次嘗試。從近期關於殲-9 的文章來看,其具有三角翼加鴨翼、大三角翼等多個設計方案,從設計思想上來說是接近世界第三代戰鬥機的水平的。該型號由國內 601 所研製,後轉由 611 所負責,大致上與瑞典 J-37“雷”有些類似。但是該型號的指標設置得過高,脫離國內科研生產實力的實際水平。特別是配套的 渦扇-6 發動機經過 20 多年的艱難曲折的研製道路,花費了 1 億多元的研製費。雖然已於 1982 年通過地面台架 24 小時的飛行前合格試驗,終因研製週期拖得太長,技術性能指標顯得落後,飛機型號下馬失去使用對象,而形成“停止投資,總結經驗”的歷史結局。究其主要原因卻是錯綜複雜,各方面的看法,眾說紛壇。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 60 年代初,發動機行業中沒有認真做好技術基礎建設,缺少技術儲備,在“左”的思潮影響下,急於自行研製象渦扇 6 那樣“繼承技術太少,創新技術太多,性能指標較先進”的大推力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冒的風險很大,這是難以研製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訓至為深刻。606 所在 1987 午開過渦扇-6 的技術總結會議,總結了不少經驗教訓。可惜的是在未重視預先研究上吃了大虧這條教訓,並末被人們廣泛記取。80 年代初的型號研製中,不重視預先研究的陰影,依然伴隨著研製工作出現。最終,殲-9 很快於80年代胎死腹中。一些雙發重型戰鬥機方案也因類似原因夭折。
70 年代起蘇聯的威脅越來越大,加上 80 年代改革開發、國力增強,使我國自身具有了研製新殲擊機的動機、底氣和能力。這時西方出於抗衡蘇聯的需要,給予中國大量技術援助,其中以色列將自己胎死腹中的 LAVI“獅”式戰鬥機的設計資料提供給我國。在此基礎上,成都飛機製造公司挑起重擔,發起了對第三代戰鬥機的衝擊——研製殲-10。
http://www.afwing.com/intro/j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