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這次擊沉美國租借給阿聯酋的“快速”號運輸艦(遭襲擊時掛著美國國旗)的已經可以確定是伊朗的“努爾”導彈,
該導彈就是伊朗仿製的中國C-802反艦導彈。
不過,伊朗仿製的導彈表現似乎不好,襲擊“快速”號的兩枚導彈中,有一枚自己鑽進了海裏,第二枚導彈才直接命中將目標連炸帶燒,毀成一個空殼子。
攻擊“梅森”號的導彈就比較撲朔迷離,有報導稱,
第一次襲擊可能是兩枚伊朗製造的“雷電”導彈。該導彈外形看起來接近中國出口的C-601導彈,不過其明顯的外形特徵是把進氣口改在了兩側,而不是彈體下方。這種導彈是伊朗自行研製的,用了C-802的引導頭和發動機,號稱射程360公里,因此引導系統性能有所改善,卻仍擁有C-601的500千克大戰鬥部。
不過,也不能排除這一樣是兩枚仿製C-802的“努爾”導彈的可能性。
這次襲擊中發射的2枚導彈,第一枚遭到美軍“標準2”導彈攔截,可能被擊落,反正是墜海了,美軍稱需要調查才能確認到底是自己墜海還是攔截成功。
第二枚則遭到“標準2”和“先進海麻雀”的連續攔截,未被擊中,最後自己墜海。
第三次導彈襲擊詳情不明,據稱“至少一枚”導彈飛向美艦,美艦發射標準2和“先進海麻雀”導彈進行攔截,最終“先進海麻雀”命中目標,將其摧毀。
這樣看來,伊朗導彈實戰中自己墜海的概率實在是有點高……尤其是在打沒有電子對抗能力的“快速”號時,都有一發自己就墜海了。
難怪中國反艦導彈製造廠商也在微博上表示惋惜,如果不是山寨貨,說不定就造出“大新聞”了。
反過來,這次美國人的標準2導彈命中率也顯得有些低,3枚遭到攔截的導彈裏有兩發都成功突破美艦標準2的攔截,只有一個疑似命中記錄。
相比美軍“標準2”和“先進海麻雀”的半主動制導體制在這次打掠海目標中的表現,解放軍裝備的海紅旗-9和俄制S-300F導彈在打擊掠海目標和水面目標的時候表現都要出色的多。畢竟這兩種導彈一個採用主動制導,一個用TVM,從體制上說就有利於打掠海目標。
美國現在也有了標準6,採用主動制導,應該說未來這方面的能力也會提高。美軍稱已經派調查團,筆者相信他們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搞清楚這次導彈對抗的詳細情況,稍後或許能看到相關報導。
相比防空導彈的欠佳表現,這次美艦對來襲導彈的干擾似乎卓有成效,可能有1或2枚導彈被假目標吸引墜海。
不過嘛,美國人也說了,“努爾”用的C802導彈的引導頭頂多是90年代先進水準,中國外貿的新一代C-802A導彈不僅把射程提高到了180公里,還採用了新一代的毫米波雷達引導頭,更難干擾哦。
反過來說,伊朗對引進武器的“山寨”總是顯得腦洞過大,他們曾經將朝鮮“勞動”中程導彈的陀螺儀裝上自己的短程導彈,期望提高精度,結果導彈反而更不准了……當然原因是他們沒有對陀螺儀進行必須的調校,以使之適應短程導彈……這把C-802的引導頭和發動機裝上C-601的改裝,大概也有一些讓中國技術人員看到肯定會氣昏過去的“腦洞”行為。
如果光從這次襲擊本身冒出來的資訊看,性能先進的亞音速岸艦導彈還是大有可為的,這次對美艦的攻擊只是一枚兩枚導彈(導彈技術性能還不太先進,可靠性還不太高)的零星突擊而已,如果用的是可靠性沒有問題,性能優良的導彈,進行飽和攻擊,結果如何未嘗可知啊。
那麼反過來,美艦的報復行動是否意味著美國將大規模捲入葉門衝突呢?甚至這是否可能是美國故意製造的“緬因號事件”或者“北部灣事件”呢?
有親歷中東衝突各方軍貿活動的專家給我們講了一些“內幕”故事,或許對讀者理解這場衝突有所幫助:
目前,胡塞武裝在對沙特6國聯軍的作戰中可以說是占盡上風。不誇張地說,沙特部隊在地面戰中幾乎完全就是靠著中國製造的PLZ-45榴彈炮壯膽才敢前進,而且炮聲還不能停,這幾乎就是他們的心理支柱。因此相關訂單正在雪片般飛來,這或許是中國軍工繼兩伊戰爭以來又一次大生意。
當然,也不光是大炮的生意了
,有一些熟悉國內軍工生產行業的訊息源表示,目前國內一些生產反坦克導彈、輕武器彈藥的廠家已經在按照當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設定規模生產相關產品……至於訂單的來源……不言自明吧。
尤其有意思的是,中國的紅箭-8反坦克導彈因為從當年波黑內戰起就給穆族民兵留下深刻印象,至今很多中東用戶都十分迷信紅箭-8導彈,認為它是打得最准,威力最大的反坦克導彈——雖然其實俄制和美制的新型導彈技術性能要優於紅箭-8,但你架不住用戶就認准了,想打贏,要紅箭……在我們所不知道的地方,有這麼一個奇怪的中國品牌的粉絲群體,這還真是始料未及……
目前,葉門胡塞武裝在戰鬥中已經掌握了主動權,有專家表示,伊朗可能正考慮是否增加在葉門的投入——來一票大的。那麼在決策之前,他們就要設法試探大國可能的反應,這次用反艦導彈試探美軍就是伊朗和美國的一種“特殊外交”行為。
結果美國進行了報復,摧毀了3個和導彈襲擊並沒有直接關係的防空雷達站,從襲擊現場照片來看,被炸毀的是S-75防空導彈的雷達陣地。這表明美國將對自己遭到直接襲擊的情況進行報復。
雙方完成了一次交流,美國的反應有些曖昧和模糊,伊朗的決心似乎也不是很大。
回顧當年的“紫石英事件”,解放軍的反應就是強硬而清楚,對任何干涉中國內戰的企圖,我們將堅決還擊。
而伊朗這次對美國的反艦導彈攻擊卻顯得有些三心二意,而美國的還擊表達的態度也是曖昧不清。
由此來看,這種“血的外交”可能還會持續進行一段時間,美國現在和沙特、伊朗的關係頗為微妙,究竟底線在哪里,三方互相之間都需要試探。
不過,不論如何,中國的“白菜”大概又要大賣。
睇泥導彈真係五五波,係電子干擾work.同電子有關既野真係咪買老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