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睇原文o各
睇原文最實際, 估少好多野...
2018-11-09 17:21
社評:直面中美高科技之爭,我們想說這些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7日的記者會上稱,中國已經放棄了2025計劃。隨後美國媒體在報道總統的這一講話時,紛紛表示不相信中國會放棄這一“高科技上的野心”。美國之音還翻出紐約時報今年7月份的一篇報道,稱推動“中國制造2025”願景的不止是中國政府,“這些力量也來自基層,即那些知道不現代化就會滅亡的企業和城市”。
美國對華貿易戰的主要動因之一是不滿“中國制造2025”計劃,認為中國為推動制造業升級而對國企進行大量補貼會損害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並且懷疑這期間中國政府會鼓勵盜竊美國企業的知識產權,最終形成中國在技術上“接管全球”。美國的這些不滿和擔心在其他發達國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美國對華貿易戰全面拉開後,人們注意到,“中國制造2025”這個詞在中國官方文件和媒體上逐漸消失了。我們認為,這首先是中國不希望刺激美國的表現,是我們照顧外部世界感受的一份善意。
說實話,“中國制造2025”引起美國和西方的這麼強烈的反應,是整個中國社會始料不及的。我們在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而發展高科技產業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國企又是中國高端制造業的主力軍,我們制定一個規劃何錯之有!
在全球化時代發展的中國必然與外部世界存在各種摩擦,這些摩擦也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今年以來的貿易戰帶給很多中國人一些新的思考。
首先,中國繼續發展高科技產業是提高國民生產效率的基礎,是增加人均收入和建設美好生活的不二之途,因此這是中國人的天賦人權。與此同時,美國等希望通過一種他們認可的方式維持自己在高端技術領域的優勢,應當說也是可以理解的。中美恐怕要在我們的權利和他們的願望之間尋找一個雙贏、多贏的平衡點。
為此,我們認為,美國應當走出技術上唯我獨尊的心態,真正平等地看待中國發展技術的權利,尊重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不要一看到中國實現某項重大技術進步就跳腳,認為中國只有用“偷”或其他非正當方式才能把高新技術搞出來。
從中國這方面,我們大概有必要更加認真地對待美方的抱怨,在實現科技進步的方式上聽取外界意見,做出必要調整。比如對國企的補貼問題,公平對待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問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一些通行做法我們是可以、也應當更多采納的。中央剛剛開了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中國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必將采取一些措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正在召開,它們與外部的期待恰恰是不矛盾的。
中美能都像上文所說的那樣相向而行,做出各自的調整嗎?這對雙方恐怕都是挑戰。美方一些人就是霸道慣了,他們不接受的不是中國發展高科技的方式,而是根本就不接受中國科技進步的基本事實。他們偏執地認為,只要對華采取遏制戰略,阻止中國科技進步就能夠做到。
中國一些人也會想:我們憑什麼要按照美方的要求做調整?需要看到,中國是高度融入全球化的國家,美國和西方又是全球最大知識產權的創造群體和世界最大的市場,中國仍處於相對劣勢,我們需要將自己的發展計劃與那些國家進行協調,否則我們就會面對更多困難,效率高不了。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科技進步需要一步一步干出來。中國人要有一個大的思想准備,那就是由於內外各種條件的制約,中國不太可能短期內在高科技領域全面強勢崛起,即使到了2025年,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仍將很大。在未來幾十年甚至直到本世紀末,美國的高科技能力有很高概率仍將總體上強於中國。中國既不能懈怠,也不應急躁。堅決走全球化之路是中國的最佳選擇。
本文只是環球時報編輯部的一家分析。中美是否能夠不讓經濟對抗無限擴大下去,防止走向更為嚴重的戰略較量,既取決於兩國圍繞基本戰略態度的溝通,也會受雙方當下互動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但我們堅定地認為,我們講的道理是成立的,而且如果兩國社會能這樣相互靠近,對最終解開雙方圍繞發展的疙瘩將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