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之「洋務」,本為「夷務」,咸豐年間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故名。後洋人謂「夷」有輕視意,故改稱洋,是為洋務。通籌洋務,奏之咸豐,成之同治,一洗前朝積病之景,有中興之象,故又名「同治中興」;《維新》語出《詩經.大雅》:「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為變革之意。然洋務故有變通,卻僅師夷之技以制夷,乃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故非順天應人之革命,不足稱「維新」。至道光,士子康、梁稱中國正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求全面革新以辦新政,一改古制,方為大變,故名「維新」,亦有效倭明治維新之意,然明治維新,亦如是,改舊立新,故引詩經。今史界略稱維新者,若非百日維新,即明治維新,一如稱武帝者若不說明,均指漢武;秦王者,多指秦王政、唐太宗;蕭太后者,均指遼國蕭太后。
慈禧初立,為鬼子六支持。當然借人之手上位後,食用人血幔頭,多不勝數,之前同永動機的貼都講過,數字兄亦再埸,不表。
然北洋大臣之所以實權大掌,因其兼直隸總督,故權重。慈禧年間,大部分時間由洋務派文忠公李中堂身兼兩職,此位非深受慈禧所重用者,不得。文正公故不得,後今亮小兒、張氏香帥亦不得,得位者榮祿,亦為辦洋務之人,手下其中一名幹將,即我中華帝國開國太祖袁氏世凱。
當然慈禧亦有向洋務派屎裡下毒,但非重點,不表。重點是,慈禧在間,幾名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均為洋務人,何來慈禧反改革之說?
便是百日維新一例罷。然百日維新者儘洋務派、北洋派亦不支持,為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所支持罷。
我不敢言數字兄是否學富五車之輩,但好歹足下也是有基本邏輯,識文斷字之輩,非黃維將軍之「東方紅」可比。
起碼徐中約教授的《中國近代史》僅為高中TEXTBOOK程度。相信足下絕對有能力讀之;若為某相悖於熱力學定理之機械者,我就不敢推薦此書。
小弟我雖則平日幫人列一張書單收費二百,但若然CGF師兄弟有心著研中國歷史,我免費寫一張參考書目亦非難事。
言至此,有感於懷,引共太祖訓
[
本帖最後由 LCH925 於 13-11-2018 02:1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