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 TAR-21,對在下來說可是頗具感情,因為這柄正是在下的第二柄長槍。
話說在下入行第一柄是MARUI 膠身的SR 16,當年膠身換金身風氣盛行,新槍連改動輒改花個四千多元,
本人當年隨波逐流,也不能免俗,2600 元先買了一柄SR 16 膠身,又在當日未搬的現袋購入一套GP 金身,盛惠六百餘元,
後來再在三根購入一套SR25 K 的魚骨和前節套裝,索價1100 ,加起來四千多元,再花數百元換彈弓,
加起來差不多五千元埋單,那時光棍一名不覺肉赤,今時今日要在下買柄5000 元玩具真是要思前想後,心態不同了。
這柄四不像AR15 款一玩就是兩年,準度來說是優秀的,始終行著MARUI 系統,
後來又改一下伸縮托、改一下前節,改來改去,最終獲得一柄M4A1 RAS 了...當年甚麼都不懂亂來,錢花得很不值,但也算是經驗。
後來大概是 2010 年,算是打WARGAME 比較密的光境,決定添置多柄長槍,已忘了當時為何選擇了TAR21 ,也許是電視遊戲或是雜誌,
總之那時就是一往情深的付鈔,購入了當年尚是新品的ARES TAR21 AEG ,當時沒有平頂骨這種設計,真槍也只是剛剛出現( 或者未出現 ),所以那是短骨版。
這柄玩具當時可說被吹捧得頗為落力,又稱真鐵用料 ( 尼龍 ) 又授權marking云云,跟今天的玩槍生態頗有雷同,但ARES 在十年前已在做先頭部隊。
然而除了外觀優異外,ares 的aeg 性能也是一絕。原裝甚麼都不換 ( 當時也不識拆槍 ),只換個快拆彈弓打個1.1 j 左右,遠程射擊已經相當準直,
幾乎有marui 8~ 9 成功力,而且索價只是19xx hkd,可說是擴張了自己眼界,發覺原來便宜也可以大碗。
當然19xx 也不算太便宜,只是跟當年亂砌的五千餘元marui 相比已是超值。
bullpup 槍之前只認識aug ,同時入行其中一位朋友非常喜歡,但在下個人主觀感想AUG 真是相當醜,因此對BULL PUP 毫無好感,
然而TAR21 整體佈局感覺有型許多,而且使用時雖不習慣,但BULLPUP 優點也是很易體現,尤其是重心靠後,對長期瞄準甚有幫助,而且起身伏低潛行跑動時,
短槍身可讓單手握持而不晃來晃去,非常高的機動性,這是BULLPUP 的固有特質。
至於缺點也是明顯,就是換匣時必需要暫停瞄準,而且動作比較大,如果想順手地更換,最好的方法是槍咀指天,換完再重新瞄準。
想要一直瞄準去更換不是不可,要多加練習,始終不像M4 一般可以看到匣井。
這柄TAR 21 一玩又是一年多,某日突發奇想,想改個快頻,塞個11.1V 電開槍,二話不說掃了...
好吧當時已經某程度上掌握AEG 改槍技巧,想拆之,但那種難拆程度實是難以想像,如果M4 拆槍難度是 3,那TAR21 就是10 ,拆三柄M4 應該比拆一柄TAR21 更簡單些。
後來天梯修理好了,又到電線出事,不知哪個位置漏電總之就是沒甚麼動力,整來整去整不好,整到怕了只好束之高閣。
後來S&T 也來出TAR21,裝拆更易 ,而且更有平頂骨FLAT TOP 版本,更有EBB,而且便宜一截,非常歡樂,但在下又不想棄了這柄糟糠之妻,也就算了。
那時在想如果出GBB 多好,起碼拆槍簡單多了。
果然沒多久,台灣「丈神」那邊真的弄了一柄TAR21 GBB 出來,好像是行GHK 系統的,沒有深究,
比較注目的是價差不多近5000HKD,而且性能聽說相當一般。
在下單看價格已打了退堂鼓,也不去理內部了。
一過經年,某日KWA 突然發布多支GBB ,分別有 TAR21 , 416D , 417 GBB 等,一律都是拎正授權。
尚記得當年問及前輩,都異口同聲說KSC / KWA GBB 性能算是最體現到「原裝即玩」的要求 ( 當年沒有MARUI M4 GBB ) 。
高性能GBB 的概念可說是根深柢固。
這次新發布的 416D / 417 也就算了,這柄 TAR21 可說是非買不可。 ( 事實上在下也買了416D,只是417 那個長度不喜歡沒買 )。
豈料一等數月,最先發布的TAR21 反倒排在隊尾,遲遲不見芳蹤。
416D 先推出,再來是417 A2 。
又隔了兩個月,就在上星期突然有傳香港到貨,隔了兩天便已見到有成槍在賣,來得非常突兀,所下家中也就突兀地多了柄玩具槍了。
話說這次派貨相當齊心,差不多同一時間全香港也有貨,無論槍街跟網店,差異也不過一天兩天,在下貪方便在網店購買就算,價格為二千九百餘元。
今時今日,台灣新品GBB 動輒賣個三四千元的時代,KWA 以二千餘元不到三千的價格開賣新槍款,算是相當親民的價格了。
這柄TAR21 真槍的開發商是以色列軍工廠 IMI,最出名的必然是UZI 和 DESERT EAGLE ,另外也有加利步槍等名槍,雖然產品不多,
但名槍款倒是不少。
開個箱,表面一整盒都是電腦迷彩,盒面那句HOME OF LEGENDARY UZI 就是IWI 公司商標的標語 ( IWI 從前叫IMI 就是改了個名 )
版權天使的貼紙
非常陽春的包裝,一柄槍一隻匣一套上彈工具一包小零件和一本說明書,其餘就是空氣,甚麼設計都沒有,相比之下MARUI 的包裝倒像是豪華禮盒一樣。
說明書最值得注目的一項,就是印錯了417 的彈匣,後面還印出了417 的槍外觀,位置在西班牙文部份,迎合西班牙人隨意隨心的民族特質,非常貼心。
小工具數件,KWA 的上彈工具其實頗為好用,比起一般上彈器用力唧是方便一些。另外一個像筆蓋的是前準星調節器,
另外一個是HOP UP 調節器,最後一柄是用來拆外管的工具,但塑膠製,扭幾下必爛的工具,建議用個大號的一字螺絲批拆更簡單。
開箱一攝。外觀相當亮麗,膠料材質結實。
這是FLAT TOP 平頂版。話說真槍界的 TAR21 初出時只有一條短短的頂骨在槍身中間,後來改了一條長骨在頂,可說是僭建的,但現在看慣了也不覺突兀。
因此前槍身跟頂骨中間有個空洞,皆因初設計是沒有預料會這樣加骨的。論方便自然是FLAT TOP 版,但原版的TAR21 也頗具韻味。
ARES TAR21 AEG & KWA TAR21 GBB
兩槍並排,可見ARES 比KWA 長了不少,主要是尾部波箱位置,還有前握把位置長了,中身位置則大同少異。
前握把的結構和長度差異不止一點半點,不能互換。
談回KWA 的GBB,細節和PIN 位也是跟得相當足。
另一邊防塵蓋,可以用工具作左右更換。上面的MADE IN TW 貼紙可以撕下,無痕貼紙。
另外此可通用KWA 軍匣,火力跟 IWI 匣差無幾。
大家最愛看到的原廠授權商標和正確刻字,還有流水號金屬牌。
大家不太喜歡看見的原廠授權字樣。
原廠軍匣是 563 克,已算是頗具重量。
IWI 商標的膠皮匣,重量完勝有 735 克。
膠匣總裝彈量是 39 發。
淨槍無匣重 3.0 KG
配合軍匣是 3.5 KG
配合膠匣是 3.7 KG
原裝火力,0.2 克豆,RWA GAS ,20 度,1.7 J ,建議先降一下火再下場,例如原裝管是 420 mm 長,大可以削短一下到大概300mm 左右,應該會餘下1.2j 前後。
尾托底版是橡膠,敲出尾部的pin 即可開蓋,值得注意的是尾版內和槍身內也襯有金屬骨架 ( 尾版是鋼槍身似乎是鋁合金 ),相信會頗耐用。
槍機和回膛彈弓組。
分兩段式可伸縮的回膛杆,中空粗的是合金,尾部棒是鋼料。
撞擊位置由ABS 包覆,底盤則是金屬。
槍機近攝。
槍機只有177 克,比一般M4 款式輕數十克,後助力不算很強,但由於 BOLT 位置近射手臉旁,射擊時倒是很響。
防塵蓋拆下這幾個零件即可互換,開孔那邊是需要扭出螺絲,而有防塵板那邊沒有螺絲,就這樣橫推出來就是,兩個零件只是用卡旬位接合而已。
單連發選擇也很簡單,找尖物刺下去,向下推出即可,兩邊的接合是一樣結構的。
上膛杆敲出一條PIN 即可拆下,更換左右,但要換時先要拆下側骨。
另外更換上膛杆時要同時將這個零件左右互換,以讓鐵杆通過。
其實可以左右都開孔就成了...不知何解只做一邊。
這部件是在外管底座位置,稍後會提及。
再來拆槍,先扭開左右兩粒十字螺絲 ( 注意有兩個小的圓柱襯墊小心遺失 ),即可拆出護木,入面有一個原本用來連接瞄具的圓按鈕,但在這裡只是裝飾。
另外TAR21 沒有專用榴彈砲,是通用M203 的,但手上沒有,未能示範。
要拆外管的話,要先拆下這些,順序為護木 -> 頂骨 -> 火帽 -> 隔熱片 。
之後要用尖物插進這小孔,將阻鐵剔起,再在另一邊扭動180 度,從身的 L 刻印 ( LOCK ) 轉動至 O 刻印 ( OPEN )
先前有提及送贈的膠杆是完全不行的,會很易折斷,這裡便先示範一次折斷的方法。
建議用一字批扭開就好。
這裡先題外話一下,這個外管鎖是可扭到90 度,再這樣推出來拿走的,拆外管不需這樣,但之後拆出TRIGGER BOX 則需要把這部件取走。
小提示,有時拆到90 度時會發覺扭不下去,可能是這柱位凸出來了,用手指壓回去就好,正常來說解鎖只有第一下需要用一點力,之後都是輕力完成。
正確開鎖位置 ( OPEN )
外管拆出完成,值得一讚的是這個外管組外觀跟真鐵有9成相似。
退出外管後,在BOLT 後定或沒有BOLT 的狀態下可拆出上面這個部件,就是之前提及要左右互換上膛杆時要變動的薄片部件。
( 如果有BOLT 的情況下,BOLT 頂的導杆會卡著這零件拿不出來 )
外管的拆解很簡單,拆出一口大機米可鬆出底座,再拆上下兩粒小機米可以退出HOP UP 組件。
裝拆跟一般KWA HOP 沒有兩樣,用鐵片壓點,原裝管長420 MM ,因此此槍火力相當可觀。
內管跟HOP 都是特規的。HOP UP 膠有頗多副廠在生產。
拆一下BOLT 和飛機零件,所有接合都是用PIN 固定的,如果沒有就手的工具實在頗為難拆。
尾部的實心PIN 是固定著彈弓尾部零件。BOLT 中間三條空心PIN 是鎖著BOLT 頭阻鐵。
此阻鐵乃是鋼製,用來兼任飛機固定和清匣後定的兩個功能。
敲出飛尾的PIN 即可拆開,原裝用上金屬飛標,還有頗長的彈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飛機推彈位置似乎是金屬的,跟塑料飛機砌在一起,沒有研究如何拆開,反正一換都是一整件的。
之後想拆的是TRIGGER BOX 和波箱位置,個人認為如非食飽飯沒事做不需要拆,因為真是非常麻煩。
圖中就是要拆出TRIGGER BOX 需要移除的零件,基本上跟全爆沒有兩樣。
先來看一下真鐵如何拆出TRIGGER BOX ,大體上就是敲出兩條PIN,開一下個底便可抽出,非常瀟灑自在。
但玩具卻沒有那麼簡單,拆骨順序如下:
1 - 拆出outer barrel 阻鐵 ( 之前提及 )
2 - 拆除outer barrel 以拆除TRIGGER 位置,在這之前要先拆頂骨,護木,隔熱片ETC...
3 - 敲出TRIGGER PIN 以移除TRIGGER
4 - 拆出跳殼窗 ( 左 + 右 ) 的所有零件
5 - 拆出槍托所有大PIN 並移除BOLT / 回膛杆 / BOLT RELEASE 掣等物
6 - 拆除BOLT RELASE 掣後面的塑膠零件 ( 需在尾托位置按壓推開扣位
7 - 拆除快拆槍帶扣的孔
最後就是將整份內部從尾托敲出。
時間關係已拆出這個部份,看起來就像是m249 aeg 的波箱一般,下面連著一個trigger box 。
拆出後的尾托就只是一副沒有靈魂的膠殼。
然而TRIGGER BOX 拆除仍然有相當手續,首先扭出這兩顆螺絲。
但拆除螺絲後,TRIGGER BOX 仍然只能退到這裡便卡著。
首先要敲出圖中的PIN,這是固定著HAMMER 和撞針中間的傳動零件。
最後敲出圖中連著彈弓的空心PIN,這是後定的部件的底部,鋼製,但結構是中間有坑,強度有限,請勿蠻力敲打,恐有零件折斷之危。
向下一抽,即可退出TRIGGER BOX ,可喜可賀。
正常情況是會掉出DISCONNECTOR 部件,而後定片則需要相反方向朝上抽出。
特別注意旁邊的傳動件,上面帶有一條比較幼的彈弓,粗暴的操作容易將之扭曲。
為了讓看官易於理解,先將散滿一地的零件組合回一個完整的擊發總成。
模擬後定的位置。TAR21 的後定位置共有左右兩個,而且比較寬,而BOLT 位置墊片和後定零件都是鋼製,相信耐用性不成問題,請隨意按BOLT RELEASE。
槍機頭、後定零件和撞針特寫。
談一下火控,擊發時由TRIGGER 連杆帶動圖中連接著的零件,便會擊發,然而單發跟連發的分野就是「TRIGGER 扣壓深度 」,
7 分深度時只有單發,擊發一個循環後會被連發勾頂著。然而當扣壓深度去到10 分時,TRIGGER 連杆會同時帶動連發勾,脫離原有位置。
如此擊發循環會持續直至鬆開TRIGGER,做成連發。而這個「7 分」、「10 分」的行程就是由單連發選擇去限制TRIGGER 連杆,單發時扣到最深也只有7 分而已。
因此當選擇連發時,如故意慢慢扣壓,是會只有單發,壓到底才有連發。細心留意的話,可看到選擇單發或連發時,兩者扣壓深度是有些微差異的,這就是單連發的差異行程。
其實許多BULLPUP 都是有這種設計,WE P90 雖然結構不同,但也有這個特性。
全套火控基本上都是鋼製,順帶一題KWA 的鋼料相對較硬,不會說用銼刨幾下便削掉一截。
當要再次結合TRIGGER BOX 時,先將圖中幾件零件如此排列,連同DISCONNECT 的彈弓一起裝好,也特別留此之前提及的幼彈弓不要錯位。
就這樣整份壓進TRIGGER BOX ,再插回實心PIN,最後才敲回「後定按鈕」的空心PIN 和彈弓。
舊事重題:「個人認為如非食飽飯沒事做不需要拆,因為真是非常麻煩。」
最後是實射片段,氣溫只有20 度,但KWA 新出的這幾柄槍,全自動後定已是基本設定了。
[
本帖最後由 Dave 於 29-1-2019 10:0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