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互聯出品】備受關注的澳大利亞潛艇採購訂單花落法國,而非之前被普遍看好的日本。此前,日本和澳大利亞在軍事領域合作不斷,兩國更緊隨美國介 入南海,而日本在常軌潛艇方面又有技術優勢,令人覺得這買賣日本人早已坐定,而現今結果卻是不聲不響的法國人笑到了最後。本期烽火議軍情,我們就來聊聊日 本和澳大利亞的友誼小潛艇,怎麼說翻就翻了?
不靠譜的日本與不靠譜的澳大利亞人
澳大利亞最近的這次潛艇招標其實可以用四個字兒概括 ——“異想天開”。5000噸級艇體——要有,AIP水下持續活動性能——要有,潛射巡航導彈發射能力——也要有。至於先進作戰系統,澳大利亞要用和美國 最先進的佛吉尼亞級核潛艇同款的ANBYG-1。總之,澳大利亞要買的12艘潛艇,那是相當高大上,而且澳大利亞還不差錢,預算500億美元,堪稱本世紀 至今最大的單筆武器進口訂單。但問題來了,澳大利亞的這些要求,如果是核潛艇,那完全可以輕鬆加愉快搞定。但是澳大利亞一直自詡無核國家的典範。面對新潛 艇的各種需求,之前標榜的無核政策完全就是個坑。能把柴電潛艇造到5000噸以上已經是門藝術了,還得相容美國人堪稱電老虎的核潛艇作戰系統。這等於是把 筆記本的鋰電池拆下來,換上床頭鬧鐘的5號電池,不說能用多久,能否開機還是個問題。幸好救星還是有的,日本人使用鋰電池的潛艇恰恰就在澳大利亞人一籌莫 展之際登場。未來配備鋰電池的日本蒼龍級潛艇,噸位大,電量足,完全可以滿足澳大利亞的一切需要。而且日本為了這二戰後的首筆軍火大訂單更是放下身段,處 處以客戶為上帝,對談判過程中澳方提出的諸多苛刻要求都咬牙答應。結果,最終澳大利亞卻選擇了法國DCNS公司在“梭魚”核潛艇基礎上搞的常規動力的“短 鰭梭魚”。對於澳大利亞對日本潛艇的“十動然拒”,我們不得不談談政治因素。
日本是希望借著澳大利亞的大單,敲開全球高端武器市場的大門,從而擴大製造業 產能。而澳大利亞算盤則是花500億買走日本的全套生產設備、相關技術專利、外加培養成千上萬的潛艇製造業技工和工程師。一句話——把日本的潛艇製造業打 包帶走。日本人想做的是賺錢做生意,澳大利亞人想的卻是連鍋端。到了今年初,日本代表對澳大利亞做了最後一次接觸,希望12艘潛艇裏面至少有兩艘由日本制 造。但是澳大利亞人根本不給面子,於是,這生意基本上也就黃了。最後,讓我們再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這條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友誼小潛艇。要知道,在這艘小潛 艇上,似乎還隱藏著另外一個東亞大國。而這個大國,正是澳大利亞每年最主要出口產品,如鐵礦、畜牧業的最大買家。所以,日澳的這艘小潛艇,註定是要翻的。
感謝大家收看本期烽火議軍情,歡迎關注本節目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新聞帳號,瞭解本期節目背後的更多內容,以及最新軍事國際動態,歷史揭秘,裝備解析。我們下期再見。
事件仍能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