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seals 於 2010-1-13 23:38 發表
十零廿年後,就唔知有無問題?
葉嘉安﹕談香港高鐵站的選址
(明報)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高鐵被譽為20世紀後期及21世紀最具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它既環保亦能大大縮短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對城市區域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根據《中國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將有「四縱四橫」的高速鐵路網絡。建這被美國11月2日《新聞周刊》譽為「鐵路革命」的高鐵系統的目的,是要把全國沿海的主要城市與內陸的主要城市連接起來,推動和促進全國的經濟發展。高鐵讓多年來以幅員遼闊為特色的中國的時間距離「大大縮小」。
高鐵所帶來的「同城效應」和「走廊經濟帶」將為中國塑造一個新的區域經濟版圖,把沿海的經濟發展擴散到內陸去,讓內陸的城市發展起來。隨著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不斷增長,內陸的經濟亦會因高鐵系統的建設而快速增長。高鐵的軌道猶如飛機的航線,不同之處,只是一個在地,一個在天。高鐵樞紐猶如國內航線的樞紐,把全國的城市連接起來。廣州番禺石壁南站是全國高鐵的南方樞紐,跟其連接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忽視。香港作為南中國重要的國際經濟金融及消費中心,與高鐵網接駁、將會與國內沿海及內陸城市緊密關聯,將實現多贏,為香港未來的持續發展,奠下基礎。
高鐵站選址 市中心是不二之選
可達性是城市發展的必要條件。面對當前國家大力興建高鐵網絡的機遇,香港接駁高鐵網絡是提高與全國主要城市可達性的機會。接駁後,香港與大陸主要城市時間距離將大大縮短。時間距離縮短給香港帶來的直接效益是發展腹地的擴張,香港的腹地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珠三角、到新世紀泛珠三角的擴張,如今與高鐵的接駁將使香港的腹地深入推進到全中國。一方面,港人投資區域可以深入到資源相對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的中西部地區,同時其商品與服務也得以進入這一龐大的商貿和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大量城市人口是香港商業旅遊業的潛在客源,將推動香港相關經濟的發展和就業。
高鐵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達性,縮短時間距離,高鐵站的選址也必須符合該原則,因此,市中心是不二之選。香港建設機場快線使機場至市中心的時間距離縮短至半個小時,是該原則的有力證明。廣州高鐵站設在市郊番禺石壁的時候,香港有不少人已說位置選錯了,應該設在現有的市中心天河內。但是為什麼當我們現在選址時還要考慮市郊呢?廣州南站為什麼選在番禺石壁而非市中心有其理由。
廣州南站在高鐵系統中的定位是全國四大樞紐之一,它所承擔的區域性功能決定了它將肩負大量的過境交通,在天河找不到這麼大片土地建站。此外,廣州 2004年城市發展策略中大力推行的「南拓」方向策略,著力打造番禺中心區為廣州南部新「CBD」,使其將來可能分擔廣州中心區的就業、交通、市政等發展。在香港我們的CBD比廣州的CBD大,沒有可能及沒有計劃遷移。所以好像機鐵的終站,一定要設在市中心。西九高鐵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鄰近尖沙嘴及中環的商業中心,亦是規劃中的新中心。
不盡快連接內地城市是大損失
新界站離福田站的距離很近,建與不建,影響不大。無論是通勤的商務人士還是遊客,核心的吸引區是香港的市中心,不是新界。如果終站設在新界,多花大半個小時再到市中心與當前情况沒有太大分別,何必投資該接駁工程呢?
大型基礎設施的特點是其建設時間長,在討論建設時看不到它的好處。香港1980年代在討論建赤鱲角新機場時,也曾在社會上引起很激烈的討論。有不少人提出赤鱲角新機場及青馬大橋造價太貴。如今新機場落成啟用已經10多年了,我們不是看到物有所值,發揮它的功能嗎?《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廣州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廣州南站在高鐵系統中的定位是全國4大樞紐之一,如虎添翼。大陸的經濟發展迅速,如果香港的市中心不盡快與它接軌,連接內地城市,提升國際競爭力,這將是我們重大的損失。
作者是香港大學城市研究及城市規劃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