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others] 左輪拉雜談

引用:
原帖由 EF66-1192 於 22-4-2017 22:53 發表


師兄,我有問題
此三種上彈方式都係槍向水平?
退彈向天唔係會比較快咩?定係有其他考慮因素?

如果用hks果d扭既loader,同一推就甩果種jet loader,又有冇咩上彈手法分別呢?


大師求指教
不敢當,只是大家研究研究……

退彈時槍咀當然向天,我拍照時懶了—下,不想收拾掉出來的彈殼,所以才水平持槍。
另—方面,我拍照時是想像把子彈一發一發送入轉輪,而不是使用快速上彈器,所以保持水平持槍。
如果使用快速上彈器,則入彈時槍要垂直向下。

至於使用HkS入弹器和JetLoader,手法上有小小分別…
首先手法1和2都不能直接使用,因為右手姆指會擋住上彈器,要把姆指移到撃鎚上,避開上彈器。
而使用Hks上彈器的話,則右手食指更要伸入槍架內把轉輪定住。使用Jet Loader則可免這—步。
手法3對是否使用快速上彈器没有影响。

[ 本帖最後由 c6250 於 23-4-2017 14:17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romechung 於 23-4-2017 00:48 發表

我都想知3種上退彈方式有無規限?會否因應不同槍款用特定一種方式?好似COLT系退彈倉制向後拉,S&M系相反向前推,或至TAURUS系要用雙手開彈倉(或其他)不同槍款影響上退彈方式嗎?
上退彈手法1至3都適合用於退轉輪制在轉輪與擊鎚的中間位置。
對於退轉輪制在其它地方的左輪,手法1可謂全不合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terry_fan 於 24-4-2017 13:43 發表
上面個支 MGC Colt Lawman .357
下面個支Tanaka Colt Detective Spl .38
請問支Tanaka Colt detective Spl.38 是飛馬系統新出品還是入彈殼的那枝?

TOP

Tanaka Works Colt Detective Special
20年前「輕巧」之作

Colt Detective Special,一枝香港警隊刑事偵緝課( CID) 的佩槍,可以用「短小精幹」來形容,其退役代表一個簡單年代的終結。

Colt Detective Special在1927年面世,由Colt Police Positive衍生出來,生產止於1995年,主要有四個型號,由第一型(1927-1946) 主要是槍柄內架的設計由方角轉為圓角。第二型(1947-1972) 主要是加上.32NP及.38NP口徑,及加入3吋槍管形號。第三型(1973-1986)主要是加上退彈杆遮罩及只有.38spl口徑,前準星由半月形改為斜臺形。由於此槍比當時的對手,S&W的M36多了一發子彈,故佔得主場上的一個重要部份,全球眾多執法機關的採用是此槍成功的活生生的證明。不過由於多彈數的自動手槍的與起,使到Detective Special這類貼身槍(belly gun)在軍警界沒有多少生存空間,逐漸淡出舞臺………
網上抓來的Colt Detective第二型的圖,留意其握柄圓角內架,半月形前準星,裸露的退彈杆及向前收窄的槍管。

圖片來源:http://guncollectorsclub.com/detective.htm

Tanaka這枝 Detective Special約在1988年前後面世,不過因其彈數小,出力弱,在當時做不了多少震撼。不過絕對吸引了大批CID迷的喜愛。當年共有三個版本,全黑,電鍍銀及電鍍鐵色表面。在當年各大廠商爭相出品大型左輪下,Tanaka這枝的確是個「小小」的傑作。

全膠一體化的槍身,不能自行更改外管,氣缸藏在握柄,外露金屬部份有扳機,擊鎚,退彈杆和轉輪吊臂。全槍連彈殼共重約280g。



槍管左側刻有 DETECTIVE SPEC. .38 SPECIAL CTG.


槍管右側刻有 MFG TANAKA WORKS TOKYO


槍架右側凸印ASGK


當年這槍是以磨光黑作表面處理,過了二十年,依稀仍可見當年的亮麗。


轉輪扣下有「馬啗箭」的標誌。


每粒彈殼都是膠造,尾部有刻字,前方配有軟膠的「咬彈膠」。不過彈殼的尺寸就自成一格,市面上同類的.38或.357彈殼都放不入轉輪內,就連同期Crown的自組左輪的膠彈殼也放不入。



經過多年的忽視,金屬吊臂的表面已是嚴重氧化,無復當年美態。


全行程的退彈星。


可伸縮的擊鎚「撞針」。


膠造仿木槍柄。


轉輪閉鎖機構特寫,留意Tanaka把轉輪扣(cylinder stop)省去,只留下內管尾部的壓力錐作為轉輪定位之用。另外出氣口周邊並無任何氣密裝置,氣體就是由這個口隔空吹入彈殼的尾部。


全槍外觀上最失敗的地方,內管的前蓋有一條橫跨的凹槽,方便裝/拆內管和調較壓力錐力度。


後感
一枝輕得無可再輕的槍,出力不濟,準繩並不突出,裝彈數又不多,其實很難說是甚麼傑作。但是就讓一眾槍友一過「警探」癮


[ 本帖最後由 c6250 於 2-5-2017 12:03 編輯 ]

3 個讚好! TOP

這些年來,不經不覺,就把Tanaka Detective Special 1988年版本的三種顏色集全了。


廠方在紙盒上加上貼紙以作析別。


三姊妹來個合照。


銀色與黑鐵色。


黑鐵色特寫。


黑鐵色與黑色的分別。


[ 本帖最後由 c6250 於 2-5-2017 12:03 編輯 ]

TOP

Tanaka Colt Detective Special 換金身



一切皆由網上不經意找到的一套給Tanaka Detective Special (DS) 的金屬身套件開始。售價並不貴,比起本港某店的DS金身套裝便宜了一大截,連運費及中介公司費用只是千多元,於是抱著搏一搏的心態,買了一套回來。
全套只得兩個部件,外槍管和槍架。來的時候都被噴上一層不均勻的白油。老實說,當時一看,心都冷了一截。


根據日本法例,這套槍的槍管是封了的,不過幸好只是做個樣,用鐵枝再加手鎚一敲,那粒塞就應聲而出。


原本打算買一大樽的開油水來浸洗表面那層白油,不過剛巧是星期天,買不到,所以改用洗指甲油的洗甲水,效果差相恍忽,只不過是貴了一點,不過工作時氣味倒也清新芳香,而且又不傷皮膚。搞了約一個小時,把白油洗去,先前冷了的心又熱起來。


槍管的凹字的白油,就由它吧。(我開始玩槍的那個年代,有白字才是好東西)



這次的另一位主角,Tanaka Heavy Weight的DS。
全槍外觀部份除了外管和槍架外,都是金屬。Tanaka的HW的金屬感比較低,但色澤上與金屬側片差不多。原裝重約0.6kg。集彈性頗差,5米,單手,水平標靶,標的直徑4cm,著彈左右分佈約8cm,上下分佈約4cm,不過只是2吋的內管,你還想有甚麼的準繩度!?



側片是金屬制,並有「馬擔箭」的刻印。手柄是黑色硬膠,表面有一層類橡膠的塗層。並嵌有金屬的「馬擔箭」毫子。


擊鎚尾部是單一橫向的防滑紋。


光滑的扳機,並沒有防滑紋。


在槍架內的Tanaka刻字。

整體上是一枝不錯的收藏品,不過要來下場的話則非常不切實際。

換身過程
首先把手柄拆除。


拆除槍架右邊的轉輪吊臂鎖。小心是三個部件,不要丟失。


拆除左邊側片的兩粒鏍絲。


就可把側片揭起抽出。


側片內則特寫,留意退轉輪扣的彈簧裝配方法和扣的定位鏍絲(紅圈所示),不過一般來說應不要把這個側片進一步拆散。


槍機內部特寫,給大家一點參考。


把主彈簧拆走,再把擊鎚扳後一半。


就可把整個內架連同所有機件一次過抽出來。方便快捷。


內架另一邊的轉輪阻鐵及其復位彈簧的安裝,給大家參考。


理論上把整個內架放入金屬槍架就可以,不過始終有一點點工差,要把圖中的扳機軸抽出來,把孔用圓銼輕輕的修一修,就可以把內架完整地放進槍架。
放入時要先把扳機軸對好槍架上的孔,準確入位後才逐一把把內架其他部份推到位。


內架及其零件裝嵌妥當後,就把主彈簧裝回。這是我個人喜歡Colt左輪的其中一個原因,全槍只得一條大彈簧,不像S&W的花樣多多。


之後裝回側片,裝回鏍絲。槍機部件的裝嵌完成。


再來就是內外管的裝嵌。
先把圖中紅箭所指的鏍絲拆除。


把外管拉出。


之後把內管套像扭鏍絲般扭出。


把內管連hop-up組向後及下抽出。
至此原來的膠身的所有零件應是全部拆出。


之後把內管組從槍架中間向上及向前推入。


扭回內管套。


把外管推入,不要忘記把下邊的外管定位鏍絲裝上。(紅箭示)


身頭上並沒有木製的手柄,所以張就一下,先把原裝的膠手柄裝上。不過由於尺寸上有一點點的差別,原裝的膠手柄要用小小力才能裝上。
再把轉輪組裝回。
至此換身完成!



後記:
整個換身過程約用了一小時,過程樂趣盈然。完成後全金屬的左輪比甚麼高比重,金屬色外觀的左輪都優勝,換身後全槍沒有絲毫的扭動,手感實在是好得很。換身後全槍重約0.7kg,比網上的資料的空槍重量還重了0.1kg,就當是連子彈一起吧!可惜的是這套金身不是甚麼高品質貨品,鑄造時在表面形成了不少的細紋,於是之前那些白油就滲了入去,形成表面上有一點點網紋,要徹底改善只有把全身打磨一次,再重新染黑才成!不過這又可能是很久很久之後的事了。

一套很好玩……很好玩的套件!

6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七點六二 於 11-5-2017 14:48 發表
My Collections...
很正點的收藏!

TOP

Enfield Revolver No.2 Mk1
大英帝國日暮西山的左輪


二次大戰結束前,英國軍隊使用的手槍,無論是左輪或是自動手槍,個人覺得都是奇奇怪怪的,大家可還記得那枝外形由「兩枝方柱加一條圓管拼湊而成」的Webly&Scott自動手槍?

回正題,這枝Enfield Revolver No.2 是由位於英國倫敦Enfield 的Royal Small Arms Factory(RSAF)設計和生產,於1931年列為制式手槍。在這之前英國採用Webley&Scott(W&S) 的.455左輪作制式手槍,英軍於一戰後雖然覺得沿用的.455口徑子彈符合戰鬥的需要,但是大口徑就意味著槍身各部份的用料都要加厚,導致槍本身會頗重,另一方面,大口徑子彈產生較大的後座力,不是「一般人」輕易駕馭,即是增加訓練時的難度。於軍方是打算改用.38/200口徑代替。英軍當時把設計工作交給W&S公司負責,但是當W&S交出樣槍後,英軍卻沒有選購採用,反而把樣槍交給在Enfield的RSAF作進一步改良,之後RSAF交出了一枝與W&S差不多的樣槍,被英軍採用,命名為Enfield Revolver No.2。
這槍在二戰期間衍生了Mk1*及Mk1**形號,分別是應坦克兵的要求省去擊鎚的單動扳位(減低在坦克狹窄的空間內左勾右纏的機會);另外就是把原有的安全裝置省去,減低生產成本。
這槍在二戰完結後就已被英國當局評為「落伍」,於1957年全面停產,理論上在1963年全面停用,不過其實一直到1969年才正式退役,而很多英聯邦國家或英國殖民地(或前殖民地)一直繼續使用。

這次介紹的是Marushin出品的cap槍,短管的Enfield No.2Mk1 Police,從名稱上可見這槍是給警察使用的配槍。此槍是Heavy Weight材質,連六發彈殼,屬於自組套裝。個人接觸的左輪都是一體槍架,很少有中折式左輪,很多年前(199x)買了一枝同廠ABS材質,長管的Enfield No.2Mk1的自組套裝,組裝好之後一直長埋在倉裡,而當時也沒有認真的研究過內裡的機械結構,只當是收藏的一部份。而這枝則是近年由Derrick大師轉讓,令我可以再一嚐「砌槍」的樂趣。此款cap槍應在上世紀80年代面世,現時Marushin的官網上依然列為生產中商品。主要有No.2Mk1,No.2Mk1*及 No.2Mk1 Police三款。

槍身左邊


槍身右邊

除了槍管,槍架,轉輪和手柄外,其它部件全是金屬製造。

槍身右邊特寫。


槍身左邊特寫。


右邊握柄對上的刻印。


槍嘴,有模上來幅線。留意橫放於槍管內的安全鋼片。



金屬製的前準,由鏍絲裝嵌。留意三尖八角的外管形狀。


槍架開合的扣制,連後照門。


把扣制尾部按下,然後按下槍管,就可打開槍架。



槍架扣鎖的榫位。



當打開槍架按下槍管時,退彈星自動推出。過了上死點後自動縮回。


銅製的子彈殼,可以扭開,裝入cap彈。


擊鎚的撞針真正通過槍架的擊針孔直接打到彈殼的「火帽」。



轉輪前方的擋板。由於多了擋板,真子彈尺寸的「子彈」並不能放入。


組裝及試射
說明書顯淺易明,基本上沒有甚麼遺漏,當然如果懂一點點的日文就更加好。由於此套件的模具已是廿多年前的東西,所以組裝過程很多部件都要打磨一下才可以確保運作暢順。我這枝在初組裝時沒有了單動作功能,後來把擊鎚的單動作司牙稍作打磨就再沒有問題。
由於是「新槍」,轉輪的timing恰到好處,擊鎚可以準確地打在彈殼的「火帽」上。可惜cap在香港已被列入違禁品,所以不能再好像以前一樣的來個「砰砰砰」的煙火轟鳴。這個亦是cap槍在香港逐漸式微的原因。不過個人亦不覺得打cap是很好玩的事,第一:火藥的氣味不對,硫磺味太濃;第二:事前的準備和事後的打理功夫與所得的快感並不相稱,試過玩mp40一整匣的連射,玩的時候真是很有快感,不過之後清洗彈殼、槍膛和槍管才是痛苦的開始………所以即便是cap還未被禁的年代,我也不多打;第三:無論怎樣細心清洗,始終會有火藥殘留在槍的暗角,日子有功,就會慢慢的「發」出來。

趣聞後記
當日Webley&Scott公司告上法庭,追討2250鎊的「研製費用」,結果訴訟失敗,不過仍能拿回1250鎊的「研製補貼」。

這槍及其衍生品一定要以No.2 Mk1來稱呼,因為Enfield早於1880年已有另一枝左輪稱為Mk1,但Mk1於1888年被Webley左輪取代。

第二次大戰時英國當局把兩次大戰之間生產的Mk1都要換上無扳位的擊鎚,使它們都變成Mk1*。不過大部份軍人都「偷雞」自行換回原有的擊鎚。

戰時生產的Mk1**由於減省了安全裝置,一跌就會走火,所以一直有「跌不得」的惡名。所有Mk1**型號於二戰後全部回收,重新加上安全裝置使之變回Mk1*。

4 個讚好! TOP

致各方好友:

小弟近年不玩槍已久,所以多年至今只買了5把槍,聊作逍繾。
不過當中仍有兩把是左輪。一把是馬記的手拉Python。另一把是國產的co2左輪。
以後有機會會出文介紹。

謝謝大家捧場。

2 個讚好! TOP

Marushin M10 4吋重管

版友拿來一枝陳年 4吋重管版 Marushin M10來給我作一點跟進。不過其實發覺一切健全,當然出力就不可以有甚麼要求。不過倒是一枝很好的收藏品。

槍身左邊


槍身右邊


外觀上金屬部件只得扳機,擊鎚,退轉輪扣,轉輪軸,退彈星,彈殼和其他零星小件。其餘可見的部份都是膠製。連彈殼重約0.4kg。

這枝應是90年代後期出品,所以槍身上的刻印都為了避開商標法而殘缺不全。
槍管左邊


槍架右邊的產地刻印


槍身右邊的廠徽


可見以上全部都是這邊缺一筆,那邊小一劃的,既可以暫時避過真槍生產商的狙擊,又可讓有手藝人仕自行因應需要加刻,其實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點子。可惜這是一枝鍍銀色的槍,不可能在加刻後再補上銀色,所以不能加刻。

拆去膠製彷木手柄後,內裡是全形的方底槍架(square butt)。



槍嘴特寫
留意是用機米鎖定外管前金屬圈,把內管定位。年代久遠,那個金屬圈已開始出現鏽漬。


這裡可見這槍其實已打了不少發,原本在真槍擊針位的那得孔,Marushin做了了一塊鋼片作為「防改裝對應」,在鋼片的外邊應該還有一層膠來作保護,不過那片膠已經被打很碎裂四散,只剩下那塊鋼片和一些膠的殘樁。


金屬彈殼,因為氧化的關係已變成啞啡色。轉輪不是全通形,所以使用半長度彈殼。


一枝年代久遠,出力無驚喜,準繩度不高的古董,那麼它的吸引力何在?
恐怕就是「4吋重管」這個形號最有價值!因為一眾香港警察迷都想要一枝來YY一下。

同場加影
早前說過臺灣HFC的那枝M10是抄襲日本Marushin的M10,到底是否如此?
槍機部份是全抄,當然細節上有點分別。但基本設計一樣。不過沒有試兩槍零件的互換性。


臺灣HFC不知為何要把握柄內架修改成這個不三不四的樣子。黑色的是HFC製,銀色的是Marushin製。


HFC(黑色)的扳機護弓對比起Marushin(銀色)的扳機護弓,中段線條明顯是拉直了,變得有點怪。


HFC的M10是金屬外槍管,外管與槍架以插梢接合,內管藏在外管內,所以無需像Marushin的設計,在槍嘴處加金屬環。HFC的槍嘴造形成多角形。(不過印象中M10沒有使用多角形來輻線。)


握柄下部,Marushin是全個槍架露出,而HFC則只露出一小截槍架。


最要命的地方,HFC的彈殼是故意做大了(小圖示),於是市面上找不到合適的快速上彈器。而Marushin的彈殼則是較合比例。


從以上種種可見,臺灣的HFC只是沿用了Marushin的基本氣動結構,再加上自己的改動而成。不過我倒是希望他們不要這樣改!

[ 本帖最後由 c6250 於 24-5-2017 12:10 編輯 ]

4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pbay 於 24-5-2017 09:33 發表
HFC M10其實改細輪瓜孔, 入5代WG彈既可能性高唔高 ?
可以入彈。但不能靠退彈星退彈。
因為WG彈殼的底沿直徑比HFC的彈殼的底沿直徑細。退彈星搆不到。

TOP

Tanaka Python 357
12年的演進(上)



1987年,Tanaka Works的Python第一次登場,與同年Maruzen出品的Python共享「首枝」氣動Python的頭銜。Tanaka氣動加上可轉動的轉輪(Maruzen的「轉輪」與槍身一體成形,不可轉,像真性大扣分!),吸引了一班買家。不過由於其價錢貴(當年要$700以上),所以市場佔有率都只能與Maruzen(當年價250)平分春色。

當年這枝Python的設計重點是重視轉輪轉動時的順暢性,氣缸與彈倉的氣密性,裝彈數量,而像真度則放到最後。是已轉輪不能轉出(swing out),彈倉藏於退彈杆及其遮罩的一體成形管道內,確保有一定數量的彈數。


「遮罩」下就會有一粒凸出來、頗礙眼的上彈粒。


外管下方,上彈位,彈槽,上彈粒,彈簧的特寫。


前槍管的定位套,有一條橫跨的槽,方便扭出。在那個年代,組裝性是凌駕於外觀性。


把那粒定管套扭出後,就可把外管抽出。


內管是用鏍絲牙直接扭入槍架,槍管沒有hop-up設備。
內管的厚度非比現時一般槍管較厚。(插圖示)


槍架的鏍絲牙。


打開「吊臂」,就可見到上彈的坑道。


與側片一體成形,全不可動的退轉輪扣。


後照門旁的那粒小鏍絲是負責把側片扣緊在槍架。
因年代久遠,後照門的鏍絲都遺失了。


藏在槍柄內的氣缸,各樣擊發裝置。留意Tanaka當時是故意省去轉輪阻鐵。只靠彈簧伸縮的出氣嘴(右小圖示)頂著轉輪的尾部來定位。(左小圖示)


後感
一枝二十年前,組裝性及實用性凌駕於外觀的年代的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是當年Tanaka只出產了6吋的成槍,不過另外出產了四吋及8吋的內/外槍管套裝,實行了「一槍三味」的玩法。不過由於槍管設計的問題,市面上充其量只有彈簧,大流量氣閥等補品,但卻好像沒有精密管給這槍用。
一枝處處洋溢著「簡約」的作品………


12年之後,它的弟弟又帶著不同的設計理念來到世上……

4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Tango1997 於 28-5-2017 10:54 發表
請教c6250師兄。。。小弟枝鐵黑色版本DS。。。 槍管前端。。。是没有用工具的兩條坑。。。你嗰枝鐵黑色版本 。。。是否跟我的一樣?
265463
265464
银色和黑鉄色版本是沒有那條坑的。

TOP

想請教有臺灣出品Webley MkVI的師兄……

MkVI的槍架在打開至最盡時,轉輪是否可以隨手拿出來?

TOP

Tanaka Python 357 Magnum

十二年的演進(下)



自從Tanaka在1987年出了第一枝Python 357,它不像真的外觀成為外界對Tanaka廠出品的左輪的看法,使Tanaka廠的左輪在市場上一直打不響甚麼名堂。不過十二年後,Tanaka廠又再重新開模設計,推出了新一代的Python。跟上一代的「簡約」設計概念不一樣,這次的Python無論在外觀和內裝都有重大的改進,而相對簡單的出氣系統《飛馬》(Pegasus)更是一眾追求大力玩家的必然之選。
到底這枝在世紀交替時刻出品的有其甚麼特別?本文希望給大家一點印象。

普通彩面紙盒,內加發泡膠襯裡。


內有槍一枝,上彈器一個,入氣管一枝,說明書一張。


我這枝只是普通的黑色身,並不是甚麼金甚麼藍的表面處理。個人覺得那些亮麗的表面要很小心的保養,別說下場比拼,連平日在家中練靶也要小心處理,一個不留神給刮花了可心痛死。



表面刻字尚可,但與印象中所見的刻字相對淺和字體較薄,亦沒有驗證印及出廠印,有點美中不足。原裝的膠柄和上邊的「毫子」以當年的水準算是不錯。槍嘴有一點點的仿來輻紋,但亦只是淺淺的一點。


槍管右邊的刻字不仿真,美中不足,不過這是未節。擊鎚的防滑紋是二重方向。不過槍身內的鏍絲頭凸得出了一點。扳機有較深和鋒利的防滑紋,不過都算合格。


金屬製的轉輪外殼。內裡另有一組氣缸,外殼於發射時轉動,但內殼的氣缸則與槍架保持不變的位置,以令到出氣口永遠對準槍管。


可作全方位調較的金屬製的後照門。留意槍身向天部份的防反光沙面處理。


金屬製的前準星,以兩枝插梢固定。


手柄底部。咦?入氣口呢?


入氣口在此!
飛馬系統的設計重點是氣缸在轉輪內。一來減少氣體在迂迴的管道內壓力流失,二來可以把槍身內的扳機部份做得非常像真!


入彈口在轉輪的前方。可以一粒一粒的塞入轉輪前方的「彈孔」,或是從這個孔用上彈器一次過推入10發bb彈,之後由彈倉一發一發的送入「彈孔」。


拆開側蓋,可見轉輪扣的推動彈簧中有導引杆,設計並不馬虎。


打開側蓋後就看到擊發機構,除了氣閥撞針(紅圈示)的設計不類真槍外,其他的部份與下載得來的真槍構造圖作比較後,發覺構造幾乎相同。


一般左輪的轉輪吊臂都是由鏍絲直接扣鎖,但是Tanaka的則是用鏍絲帽加彈簧加走珠來扣鎖,減低對轉輪吊臂的磨損。


拆出來的轉輪總成,飛馬系統的心臟。


轉輪初步分解。最左邊銀色的金屬圓柱就是內氣缸。


進一步了解彈倉的構造原理和bb彈的排列。


再進一步把氣缸後半部連同出氣閥總成拆出。


當撞針打擊氣閥連動杆的尾部(粗黃箭),連動杆會前衝,透過槓桿原理(淺藍箭),把氣閥芯拉後(幼黃箭),釋出氣體,把bb彈吹出,形成擊發。一個很簡單的設計,使到氣體無需穿過重重的導氣管和接口,大幅減低氣體流失,及保持氣體的動能,這就是Tanaka的飛馬系統左輪一向以大力見稱的秘密。


轉輪扣鎖系統,外圈是用來鎖扣轉輪,但中心部份則是撞針。


轉輪扣鎖和撞針之間的關係。


組裝重點
1)不要忘記先裝上那條很幼的o-ring。

2)留意彈倉前蓋的安裝,不要把兩個缺口倒轉來裝,圖中是正確的組裝方法。


任何一枝槍的外觀都有缺點,這枝槍最礙眼的地方是握柄背上的分模線並未處理。


後記  
相對1987年Tanaka第一代的Python,這枝第二代無論外觀,設計和用料都有長足的改進,第二代的Python亦反影出玩家要求的提昇,由簡單設計,容易修理的理念變為精美的外觀,類真的內部,而把容易維修保養放到較後的位置,這可能是認為當時用家們累積多年的經驗後,再複雜的設計也能自己動手搞妥,至於新手呢?那就不如叫他們光顧維修公司,趁機多養活一些人。唯一沒有改變的設計理念就是對裝彈數的堅持,Tanaka的設計對下場的「持久性」都有一定的考慮。
回到今次的主角,一枝外觀不差,出力非常好的左輪,其氣缸的設計令到使用top-gas也不會有爆槍架/導氣管之虞。原裝的準繩度只是非常一般,要把後照門調得礙眼的高才有理想的照準線,要不然著彈點一定偏低。裝彈十數發,是一般入彈殼左輪的兩倍,不過又比Marui的24發少。槍機類近真槍結構,勉強有一點組裝真槍槍機的影子,可謂內/外在美兼備。不過最大的死穴是入氣過程非常「乞人憎」,一定要用附帶的接駁管才能順利入氣,要不然的話根本入不到氣,使到這槍的「可下場性」大減,這是飛馬系統的通病。當然,飛馬系統亦絕不可能改成入彈殼,這永遠是追求「像真」的左輪玩家一個敬而遠之的理由。不過其本身出力大,而且再改大力又是非常簡單的事,對於一眾鍾情大力的左輪玩家來說,的確是不二的選擇。

7 個讚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