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難登大雅之堂的步槍???....Kel Tec RDB
普通一支步槍的彈殼拋出窗口不會設置在貼面的位置,但是對於一支犢牛式步槍(bullpup rifle)例如AUG、以色列的Tavor(香港氣槍界多用TAR-21的名稱)拋殼口在於貼面的位置,所以只能單邊射擊,轉到另一邊的話彈殼便會拋到面上來...這支美國佬設計並生產的RDB,受到美國本土的廣大槍民追捧,一來是對創新槍械設計者的熱誠表示支持吧,其創新之處在於:拋殼口位於槍枝最尾的位置,在彈匣的後面,特別是在底部,向下的方向拋走彈殼,見下圖所示,
當發射完每一發子彈,短行程導氣傳動活塞桿(short-stroke gas piston)帶動槍栓組(bolt carrier)從槍膛退出並後退,一路後退到離彈匣的後面的遠遠位置,槍栓頭(bolt face)的拋殼挺或俗稱頂針(ejector)才會伸出,把彈殼從槍栓頂走;頂針(特別設有兩支)設在槍栓頭的上部,是以向下的方向把彈殼頂走,見下圖所示,
也可以見到它的槍栓組比一般步槍來得短身,所以就算要留有多餘空間給拋走彈殼之用,槍尾仍然很短:
擊發子彈用的擊錘(hammer)位於彈匣的後面位置,見下圖所示(啡色部份),錘頭是由兩側的兩枝長錘臂支持,錘臂夾住中間的空間是讓彈殼從中通過並向下拋走:
談到這裡終於要入正題...這枝RDB 試用後評語普遍都算是不錯(包括射擊準度accuracy,好不好用或ergonomics,用不同牌子的子彈都照常發射不會出現故障reliability...其中最特別是它的扳機的使用感覺比一般犢牛式步槍如AUG和FN F2000都更好更結實清脆),更出現供貨不應求的情況(供貨量少),為何卻沒帶絲毫希望能夠通過成為軍用步槍呢?
它最大的致命傷,是那個拋殼口...常開的窗口。
軍用步槍一般要通過一系列的測驗...如以不同角度進行墮地測驗(drop test),最冷和最熱的極端氣溫對槍械零件的物料影響的測驗,還有要在風沙和泥濘的環境中能正常運作,所以又有沙埋和浸入泥漿然後取出發射的測驗(sand test, mud test),要通過這一關,步槍的密封性要做得很好...以下是小弟對這一缺點想到一個改良的建議:在拋殼口增設一道滑門,並在槍栓組(bolt carrier)的底部增設兩隻凸耳,一隻凸耳用於槍栓組向後退膛的同時把這道滑門向後推開,然後槍栓頭的頂針(ejector)才頂走彈殼,另一隻凸耳用於槍栓組向前回膛的同時把這道滑門向前推合,以致槍栓組回膛後 拋殼口能夠保持於常關閉的狀態,不讓沙泥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