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防洩核 吃碘片勿淋雨
(經濟日報)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06:00
【經濟日報專訊】日本福島核洩危機告急,本港專家解構,若日本當局「搶救」失敗讓爐心熔掉,可能重演美國三哩島核洩大災難,未來數天冀天公造美不要下雨,否則雨點打落人身上,增加輻射致癌危機。赴東京港人如很擔心,可預防性服用碘片,一旦當地下雨,應盡量留室內。
郭位:核爆不可能 只憂核洩
福島核電廠機組建築物「爆完又爆」,令人擔心核爆危機一觸即發,但擁有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專長研究核能可靠性的城大校長郭位表明,核爆是完全不可能的,現在只擔心核洩。
郭位解釋,要引發核爆必須很高濃度的核元素「鈾」,核電廠反應堆內的核元素濃度,根本不足以引發核爆。
至於核電廠接連發生爆炸,郭位說是預期之內,目的是包著核反應堆的爐心急降溫,以免熔掉。爐心由金屬外殼保護,連飛彈也可抵禦,所以即使核電廠建築物爆炸,也炸不毀這外殼。
然而,這外殼卻抵禦不了攝氏2,000至3,000度高溫,由於福島核電廠的冷卻系統故障(見另文——「質疑遲通報 籲中國借鏡」),反應堆積聚高溫,令日本當局甚為擔心爐心熔掉,釋出核反應堆。
郭位說,核反應堆最外層是水泥製的安全殼,若爐心熔掉,可能沿混凝土的微孔洩核,污染土地和水源。
美熔爐心核洩 疏散15萬人
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洩事故,正正是由爐心熔掉觸發,約20噸二氧化鈾堆積在反應爐壓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質留在核反應堆安全殼之內,小部分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周圍環境,至少疏散了15萬名居民。
郭位說,由於日政府已注海水入爐心,料溫度已降至攝氏1,000多度,他相信爐心熔掉洩核機會不大,估計需時約10天,可把反應堆溫度降至室溫,但注入海水的核反應堆要報銷,不能再用。
注入海水的過程,會令反應堆內產生大量蒸氣,有如壓力煲般,必須釋出部分蒸氣減壓,但蒸汽中的氫釋出後遇上空氣中的氧,就會造成爆炸,故核電廠的建築物,近日接連爆炸。
雨水混放射物 增致癌風險
郭位說,這些蒸氣含少量低放射性碘和銫,由於現時吹西風,料向太平洋擴散,「最新消息說福島輻射量是正常背景的4倍,平時電視釋放的輻射,都是背景的數倍。」
不過目前最擔心的是下雨,一旦下雨,大氣中的放射性物質可經雨水打落人身上,人體吸入有致癌風險。
事實上,東京居民也擔心受福島核洩影響,郭位建議,如港人要赴東京,又很擔心,可以服用碘片預防,令人體甲狀腺內已含無放射性的碘,當受核輻射影響,有放射性會令人致癌的碘便不能再走進甲狀腺,影響健康。
郭又建議,若果當地下雨,應該留在室內,避免被雨水打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