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零票房?!

如果香港人真係咁憎杜生, 大快活搵佢代言, 應該全線拍烏蠅, 股價插水先係,
點解會銷量盈利股價連年上升 ?
始終都解釋唔到

或者實情係香港人大多都唔鍾意大陸, 樂見有人鬧佢地, 呢D先係真民意 ?
首先講左先,我冇睇十年,最主要係太重政治指向既片我是唔睇的,我份人睇戲只求視覺娛樂,
後生時就成日想睇D 戲是「有D 野帶走」,而家基本上只會帶走爆谷+ 汽水樽。
對上入戲院睇的戲是「奇蹟男孩」。

自己都多多少少牽涉文字工作的創作,確實好不好不能只看收入。
但醜話說在前,如果可以的話,我寧可寫垃圾而多人看,也不想寫神書而沒人買。
創作本身是個人的,可以無欲無求,但當將創作印在紙上,或映在屏幕上,這「創作」就已經有一半化作商業了。

所以說票房代表成就,是對的,但不代表沒有票房的電影是垃圾。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引用:
原帖由 pbay 於 19-1-2018 10:52 發表
如果香港人真係咁憎杜生, 大快活搵佢代言, 應該全線拍烏蠅, 股價插水先係,
點解會銷量盈利股價連年上升 ?
始終都解釋唔到

或者實情係香港人大多都唔鍾意大陸, 樂見有人鬧佢地, 呢D先係真民意 ?
如果買過逃寶 = 鐘意大陸,香港人99% 人愛國。

有時買唔買睇一樣野,錢呀!

槍街有鋪西口西面但D 槍最平,另一家好雙雨但貴15% ,點揀? 同理。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對於「十年」的票房我是有所保留

這是香港影業協會的年報

http://www.createhk.gov.hk/publication/2015.pdf

2015 年,有寫各電影票房。

另外這是香港票房有限公司的對比資料

http://www.hkbo.com.hk/top10.html?year=2015

兩者比較之下,大體上資料是完全一樣的,除了「葉問3 」同「紀念日」,不知是否有其他計法。

WIKI 上寫「十年」票房是 600 萬 +

但影業協會的資料是 $ 827,930

需知道WIKI 的資料是由「網友」提供予WIKI 再由網站管理員批核,論可信性恐怕沒有後者強。

82 萬 VS 600 萬票房,灌水 7 倍,不知誰真誰假了。

然而在下暫時未查到除了「影業協會」以外的「十年」票房紀錄,連香港票房有限公司都沒有資料 ( 有只TOP 10 )

http://www.hkbo.com.hk/search-de ... mid=11675&run=1

想再佐證也沒有法子。

[ 本帖最後由 Dave 於 19-1-2018 11:13 編輯 ]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1 個讚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9-1-2018 11:04 發表
對於「十年」的票房我是有所保留

這是香港影業協會的年報

http://www.createhk.gov.hk/publication/2015.pdf

2015 年,有寫各電影票房。

另外這是香港票房有限公司的對比資料

http://www.hkbo.com.hk ...
「十年」,「葉問3 」同「紀念日」電影票房旁有「*」, 在表格的左上方顯示「*數據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

參閱相同表格「十年」上畫期17/12/2017~16/2/2016
「葉問3 」上畫期25/12/2017~2/3/2016
「紀念日」上畫期31/12/2017~14/2/2016.....

這就是為什麼有不同.............

From Wiki again....
截至2016年1月31日,《十年》累積票房共收540萬港元。

《十年》於2015年12月17日上畫時,最初只於百老匯電影中心公映。由於票房較預期理想,至2015年12月底開始陸續獲UA(太古城、CineMoko及MegaBox)、星影匯及馬鞍山戲院上映,當中星影匯更使用四百多個座位的影院放映。雖然戲票一直供不應求,但院商表示隨著1月底農曆新年檔期到臨,需預留足夠場次予大製作,大部份戲院已相繼將其落畫

TOP

「....後生時就成日想睇D 戲是「有D 野帶走」,而家基本上只會帶走爆谷+ 汽水樽+ 肚腩....」會唔會貼切啲?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9-1-2018 10:55 發表
首先講左先,我冇睇十年,最主要係太重政治指向既片我是唔睇的,我份人睇戲只求視覺娛樂,
後生時就成日想睇D 戲是「有D 野帶走」,而家基本上只會帶走爆谷+ 汽水樽。
對上入戲院睇的戲是「奇蹟男孩」。

自己都 ...
究竟世界上還有神嗎?
引用:
原帖由 queen 於 19-1-2018 11:16 發表


「十年」,「葉問3 」同「紀念日」電影票房旁有「*」, 在表格的左上方顯示「*數據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

參閱相同表格「十年」上畫期17/12/2017~16/2/2016
「葉問3 」上畫期25/12/2017~2/3/2016
「 ...
*數據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 <--明白,THANKS

BTW 剛剛找了2016 年票房統計,都是找不到 1 月 1 日~2 月 16 日期間「十年」的票房,
因為只有紀錄2016 年首映的。正如如果我說「我懷疑WIKI 這資料的可靠性」,其實是不能找到資料去核對。
百度不用提因為COPY WIKI 的。
然而一般電影都是頭兩星期最高票房,之後慢慢下滑,十年劍走偏鋒先弱後強,只能算是奇葩。
順帶一題台灣總票房只有 5 萬餘美元...即50 萬HKD 不到。
其實這種片真的只有香港人會看,也不關打不打壓事,
就像台灣如果拍一套原住民的辛酸史,香港人也沒多少人去看。
所以說十年這種題材太重政治取態。
而油麻地電影中心本身就是專門放這些題材,甚麼3PLAY,攪GAY的見怪不怪 ( 我有位朋友最愛看這些...)
這種非商業片沒多少大院肯播 ( 初期 )是意料中事。

其實今時今日拍番套英語大片「侵侵之死」,故事講到侵侵坐飛機去搵靚模度假,之後意外墜落北韓...
坐底收一億。

[ 本帖最後由 Dave 於 19-1-2018 11:54 編輯 ]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引用:
原帖由 48191 於 19-1-2018 11:25 發表
「....後生時就成日想睇D 戲是「有D 野帶走」,而家基本上只會帶走爆谷+ 汽水樽+ 肚腩....」會唔會貼切啲?
說好了不提的
原創小說:黑鷲

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60842&extra=page%3D3
總覺得銀幕上同銀幕下應該分開去睇.
btw 睇o左6次銀翼殺手2049, 一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loveless 於 19-1-2018 12:06 發表
總覺得銀幕上同銀幕下應該分開去睇.
btw 睇o左6次銀翼殺手2049, 一流.
blade runner 2049 真是不錯, 不過話睇6次又誇D
延續返第一集成個世界觀, 福伯出場一幕直情想跪拜.
但呢套片評價好兩極, 主要係無睇第一集2020既人會劣評, 有睇就好似老朋友reunion, 彩蛋處處, 睇一次唔夠喉.

依家好多戲係remake, reboot, 往往都要求觀眾做定功課入場, 其實咁樣多少都影響口碑同票房,
皆因好多人睇戲純為娛樂, 唔想準備乜野, 唔想帶腦入場....
引用:
原帖由 pbay 於 19-1-2018 14:41 發表

blade runner 2049 真是不錯, 不過話睇6次又誇D
延續返第一集成個世界觀, 福伯出場一幕直情想跪拜.
但呢套片評價好兩極, 主要係無睇第一集2020既人會劣評, 有睇就好似老朋友reunion, 彩蛋處處, 睇一次 ...
我鍾意佢.....夠..............慢..........
o個種充滿對原作既愛, 用慢同靜表達出黎, 慢到唔再想挑戰所有講唔通既漏洞.
"Her eyes were green."
Deckard 當然知Rachel 唔係綠眼. 呢句真係靚到爆既對白..
路過搭訕,我覺得炎拳係有可能拍成電影。
『這個衣服穿著又難受…
而且看起來像白痴一樣。』
句對白真係型到爆。

[ 本帖最後由 reniless 於 19-1-2018 20:17 編輯 ]

附件

IMG_20180119_200802.jpg (93.93 KB)

19-1-2018 20:16

IMG_20180119_200802.jpg

IMG_20180119_200841.jpg (117.37 KB)

19-1-2018 20:16

IMG_20180119_200841.jpg

回覆 112# 的帖子

其實我都無睇十年, 因為我同師兄一樣, 睇戲只為娛樂消閒, 我寧願用兩個鐘時間去睇D娛樂電影, 而唔會去睇D反影現實的電影, 平日生活仲未對夠呢D「現實」咩.......連去娛樂都仲要對住???免啦............
引用:
原帖由 Dave 於 19-1-2018 11:50 發表
就像台灣如果拍一套原住民的辛酸史,香港人也沒多少人去看。
香港應該冇乜人會特登去揾太陽的孩子,
不過賽德克巴萊好似都有幾百萬票房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