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氣槍界,各大二戰名槍爭妍鬥麗,各廠商都紛紛生產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之氣槍玩具,
計2017 年WE 出的 M1A1 湯普森以低價格高性能滿足了不少二戰迷之後,
2018 年末2019 年初更有非常冷門的STEN GBB 版本,不單沒有大BUG 更加是性能優良拆解像真用料上乘,
以一家新廠家開發來說已經是超額完成,近日再下一城推出滅音器版本,甚具特式。
至於在下偏好手拉狙擊槍,家傳戶曉的自然是 KAR98k,這柄德國步槍雖然早已出到數之不盡那麼多款式,但真正意義上實戰可用的,
可說是年初所出的SNOW WOLF 手拉彈弓加可拆式彈匣的版本,實戰操作性和準度也相當不錯。(美中不足大概就是一直沒有合用的高倍狙擊鏡)
而近日亦有PPS 廠生產 M1891/30 MOSIN NAGANT,而且同時有彈弓/ GAS 版本,並各有狙擊型及一般兵仔款式,一共四款,
兵仔版本價格約兩千,有鏡版本約加四百餘,都是真木配金屬身,瞄準鏡則是鋼身鏡筒的3.5X PU 鏡款。
兩者分別除了瞄準鏡,就是拉柄的形狀,一般款式是直短柄,狙擊款則是L 型長柄,用以避空瞄準鏡位置。
然而這槍最初生產的應該是KING ARM 品牌,但現今已不易找到,PPS 再生產也算是好事,價格平當年KA 版本1 成左右,差異不算大。
談及一、二戰槍械,在下不算熟悉,背景也是在網上查找資料,現炒現賣的介紹一下。
M1891 乃俄國一戰時候的栓式步槍,多配以刺刀,不計刺刀總長約1.3 米,以現今標準來說是非常之長,
如再加多一柄一尺長的刺刀,幾乎達1.6 米,活脫脫是一柄長矛。
提及刺刀,有兩個說法,其一是14世紀明朝中國人加裝在火銃之上。第二種說法是17 世紀由法國人安裝在滑膛槍上。
因當時無論火銃或滑膛槍,都是前置式火藥,裝彈動輒需要一分鐘左右,因此開火以後,射手是處於無防備狀態,
故當時射手往往需要自帶一支矛或一柄刀防身,後來有人想到槍頭可以安裝利器,故直接將之插在槍管之中,用以迎敵,
這是最初期的槍用刺刀。後來有人認為直接將矛頭插進槍管,影響了射擊,便想到讓刺刀多加一個套筒,安裝在槍管旁邊,
既可以獲得近戰能力,也不會影響射擊,這種設計思想便一直被流用下去。
後來轉輪式連發槍出現,再之後底火式金屬彈殼實用化,單兵火力愈來愈高,子彈與之彈射擊間隙愈才愈少,刺刀的必要性就愈發減少。
直至AK / M4 為止,其實也有預留安裝刺刀的位置,但以一個彈匣隨便都有 20/ 30 發,而且有連射的槍械,將刺刀裝在槍頭的存在感可說是非常之低。
M1891,栓式手動步槍,顧名思義是1891 年發表之槍款,當時長度達1.3米餘,後來有龍騎兵款式截短了三寸,約1.2米長度,
而這個長度亦沿用於 M1891/30 款式,亦是即M1891 步槍的 1930 年更新版本,當時已經是一戰結束,二戰未開之時。
M1891/30 款式亦被俄軍全面列裝,直至二戰開始。
二戰初期,俄軍仍然大量使用M1891/30 步槍,後期再研發出 M1938或稱M38,M1944或稱M44,都以年份作稱呼,
乃是長度更短的卡賓槍,均約102 CM 左右,相當貼近現代槍械的長度。
之後二戰結束後,俄國也希望製造出像德國STG44 突擊步槍般的高火力單兵槍械,後來研發出「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亦即AK 也。
M1891/30 狙擊型配上刺刀,長達一米六,非常戰鬥格。以現代眼光來看似乎非常不便,但當時士兵們許多時都是把刺刀長期插在槍頭攜行及作戰。
拆掉刺刀,約1.23 米長,當時已經算「短」了。
右側特寫,可見BOLT 拉起後,拉柄的折曲剛好不會敲到瞄準鏡。而當時的M1891/30 是用橋夾於槍機頂部裝彈的,一夾五發。
而狙擊型由於有瞄準鏡阻礙,其橋夾是「曲」的,用以避讓瞄準鏡的位置。
拆下來的四棱刺刀,即是刀身有四邊均有凸脊。這刺刀是全塑膠製的,刺頭也是平的,頗為安全。
槍托至刺刀尖總長為163CM
安裝方法十分簡易,將套筒套上槍管,壓下,再逆時針轉90 度,便會自動鎖住固定。
解除時先按下塑料阻鐵,順時針轉90 度即可拔出。
M1891/30 狙擊槍看起來非常長,但事實上跟現代的狙擊步槍長度差異不大。
槍支連狙擊鏡重量為 3.4KG
上彈部份,方法是先像鏈匣一般將鏈盤扭到最緊,之後倒進BB 彈,最後關上彈倉蓋,即可上彈,一次最多可以上15 ~16 發。
拉BOLT 狀態,可見BOLT 底有一穿崩坑位,外觀分數扣了一點,但更重要的是玩家把玩時千萬不要把手指伸進去。
狙擊型特徵,甚長的折曲型拉柄。
折曲型拉柄避空位置。另外此BOLT 乃是合金製而非鋼製,但強度似乎不錯。
另外要提一下這槍的BOLT 並沒有設安全鎖,即無論BOLT 未復位,或是拉柄未壓到底,一扣雞一律可以擊發,對於熟練的玩具狙擊槍玩家是沒有影響,
但如果平時不熟操作又手多扣了雞,整份BOLT 是會在未有準備下打回去,可能會損壞槍身,需注意。( VSR 等狙擊槍如在BOLT 未到位時,TRIGGER 是會被鎖定不能扣下 )
精美的鋼製瞄準鏡,用一顆巨大的一字螺絲固定,另外有數顆機米作上下左右定位微調,頗為實用。
外觀獨特的 BOLT 尾特寫,用一字螺絲固定,頗具風味。順帶一題此槍多以一字螺絲作安裝,除機米外沒有看見超時空的六角匙零件,十字螺絲也少之又少。
彈倉底盤的印字。
狙擊鏡特寫,25MM 鏡筒雖然跟現代狙擊鋼相同,但鏡MOUNT 的固定方式卻不容許安裝前寬後寬的現代狙擊鏡,只能用隨槍配置的PU 鏡,倍率約為3.5X,沒有刻度,只有左下右三條瞄準線。
瞄準鏡連MOUNT 重量為506克,鏡仔雖小但重量跟現代化瞄準鏡雷同。
拆出瞄準鏡,鏡筒乃是鋼製。
瞄準鏡鏡身上的刻字。
槍身刻印,上面那顆基本上HOP UP 調節。
這槍的裝工不算太好,可見這些黃銅部件都貼得比較甩漏。
這個位置要批評一下,一來這坑位切口比較鋒利,二來原裝的司牙不算太牢固 ( 原因後述 ),有機會自動彈回,如果有手指伸了進去,確是可大可小。
原裝司牙咬合不太好,搖動有走火之危。修正方法其一是用銼磨一下鋒利位置,讓其鈍化一點,其二是修理一下司牙。
此槍拆解不算太難,先是拆走瞄準鏡 ( 如有 ),再用一次螺絲批扭甩BOLT 尾飾物 ( 注意會掉出固定用的小鋼珠和小彈弓 ),之後將槍機尾部的一字螺絲,和彈倉前方的一字螺絲拆除,即可退下整份扳機組。
鬆開前後兩槍箍底部的機米,可抽出通槍條,並拆除上護木。
再扭出左右成對的固定柱。
即可抽出槍身。
先研究一下上彈系統。先拆除銀色部件,再鬆開兩粒尖頭十字螺絲,即可拆出上彈部份。
上彈部份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先用轉輪將彈弓及推彈杆拉到最後,之後倒進BB 彈,釋放彈弓,即可讓推彈柱向前推進,有如彈弓匣一般。
缺點是每次最多填15~16 發,如果要實戰使用,需要自備一個小型上彈器。
BB 彈在彈倉內準備上膛的模疑位置。
拆除外管要先拉高表尺,拆除大顆六角螺絲,再拆鬆表尺座前後兩顆螺絲,即可拔出外管。( 但事實上其實可以不拆也可以拆出HOP 和內管組 )
HOP UP 座位處槍膛位置之內,鬆開近槍身的機米可逆時針整份扭出,鬆開近槍管位置的機米可以退出HOP UP 座。
一體式HOP UP 座對密氣有利。而內管跟HOP UP 膠是通用AEG 數,原裝內管長度為 680 mm ,相當長。
槍機及BOLT 拆解。拆除方法是將右邊黑色的版機組+ 阻鐵固定的三圓內六角螺絲扭出,即可把BOLT 退出。
如果不需要大部份拆解而想換力,可以直接扭開BOLT 頭處理,但BOLT 頭螺絲原裝有相當螺絲膠固定,而凸出位置亦有限,個人建議第一次拆除還是完整解體為是,
之後再試力換彈弓才只扭出缸頭處理。
設計獨特之擊擊機構,簡而言之就是拉後活塞,尾部菱形刺針插進孔中,彈弓將零件推回鎖定。擊發時就是推起這片零件便解鎖釋放活塞擊發。
結構好處是簡單結實,壞處是扳機力度直接受影響於彈弓張力,彈弓愈硬愈難扣雞,而且當中也沒有任何到位保險的零件,一言以敝就是扣雞即解鎖,不論狀態也。
文初提及這槍有走火擊發之危,主因正是此處。原來並不是因為設計不可靠或司牙磨蝕,而是裝配時工人在螺絲上了膠,而膠水滲漏跑進這兩片零件之中,阻礙了擊發部件的活動。
引致拉BOLT 後,閉鎖裝置難以彈回原位,不能咬合活塞尾部或咬合得非常少,便會引起固定不完全,非常易走火或自動彈回。
解決方法是洗掉兩片零件中間的膠水,最好用1000 號砂紙打磨一下即可。( 圖中見有少少銀色的是已打磨零件 )
之後再豪邁地抹上大量潤滑膏,裝回,即可解決走火問題。
另外這個bolt 的設計是會曝露這個車削位置,原裝並沒多少打磨,有點鋒利。
雖然正常操作是不可能被這部份切傷,但天有不測之風雲,將被鋒稱微磨純一點,較為安全。
此氣缸外徑為21.57 mm ,比marui vsr = m40a5 的24 mm 為窄,計算值M1891 為21.92 ml , MARUI M40A5 為 24.61 ml , VSR 為 34 ml ,
然而氣缸量雖然不高,但奇妙在此槍雖有680 mm 管,但火力是愈重彈愈大力,直至0.5 克彈仍然不見供氣不足,頗為奇妙,也許是活塞設計粗同,未能肯定。
原裝火力為 ( 每彈重試三發取平均值 ) :
0.2g bb - 0.52j
0.3g bb - 0.67j
0.4g bb - 0.64j
近日突發奇想,想到了比較準確量度氣缸氣量的方法。
之前在下都是拆出來量度,其實不用,只需要計算外輕和「拉後、推前」的行程即可,因為這才是最準確量出活塞前面預空了多少空間。
例如這是MARUI M40A5,外徑是24mm 內徑 22mm ,行程如圖為64.87mm。
m1891/30 則為69.8mm 行程。( 外徑是 21.57mm 內徑是 20mm )
VSR 當然最長為 89.64。( 外徑是24mm 內徑 22mm 」
活塞重量為33.71 克,大體上是vsr 金屬活塞的重量或者再重一點點,較重的活塞比較適合打重彈。
然而原裝彈弓不算太軟,不明白何以火力偏低,故拆開一下研究,原裝是雙oring 設計,外徑約20mm。
線粗為2.5mm
活塞頭為19.87mm,而缸內徑約20mm 。
以這個尺寸下,用上20x2.5mm 的oring 似乎太大,而在下將活塞塞進氣缸時,也是非非常大的阻力,故打算改細一圈。
現改為19mm 外徑 x 2.5mm 線粗,裝上後塞進氣缸有一點阻力,卻不算太大,再補一點潤滑油。
作火力測試時,在下會這樣安裝,只裝上必要的部份就可。
換了oring 後,用上完全相同的彈弓和零件,火力已提升為:
0.2g bb - 0.88j
0.3g bb - 1.04j
0.4g bb - 1.13j
可見原本來的oring 的阻力是讓火力折損不少。
原裝彈弓的外徑為14.57mm,雷同於大部份aeg 彈弓,而長度也沒有太嚴格的限制,在下都是直接整條AEG 彈弓塞進去改力,原裝彈弓大概是M110 級。
M100 級的彈弓外徑為14.41mm。
M140 彈弓由於線徑較粗,因此外徑亦較寬約為14.63mm。
由於此槍的設計使然,彈弓壓縮程度跟AEG 不同,例如M120 彈弓AEG 用大概是23 磅壓力,但M1891 壓到底大概是19 磅力,約七成。
在下用了不同彈弓作測試,火力結果如下( 1/3 HOP UP 深度 ):
M120:
0.2g bb - 1.09j
0.3g bb - 1.29j
M130:
0.2g bb - 1.33j
0.3g bb - 1.58j
M140:
0.2g bb - 1.57j
0.3g bb - 1.86j
M140 已是合法極限,請各玩家遵守法律規定。
穩健的話建議用M130 彈弓就好,安全玩樂。順帶一題,彈弓愈硬,TRIGGER 愈硬,M140 已是有一點難拉難扣了。
最後在下用了M140 彈弓,測試一下穩定度,11發結果是中位數106.6MPS MPS ,上下偏差幅度為4MPS,不算是太穩定的結果,大概是AEG 級數,算是可以下場的程度但準度不是最優異。
比較準的手拉彈弓槍可以保持在1~2 MPS 差異。
火力約1.75 J ,半量HOP UP ,用的是0.3 彈。
最後是吹毛求疵的修改,就是之前說裝工是比較一般,這些黃銅墊片都是有點歪斜或高低級,在下拆了出來,可見一些不太工整的快乾膠。
在下是用刻刀削平,再用細號沙紙打磨內外,最後再用慢乾補鞋膠黏上。
特別注意的是拆除墊片時不要傷害到木頭,因為接合面比較薄弱。
完成後,平整一點,感覺良好。
上護木的墊片在下是拆出來修整,但下墊片黏得非常牢,也怕將木頭弄斷,因此只用千號沙紙打磨一下。
[
本帖最後由 Dave 於 26-5-2022 10:0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