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aka Python 357 Magnum
十二年的演進(下)
自從Tanaka在1987年出了第一枝Python 357,它不像真的外觀成為外界對Tanaka廠出品的左輪的看法,使Tanaka廠的左輪在市場上一直打不響甚麼名堂。不過十二年後,Tanaka廠又再重新開模設計,推出了新一代的Python。跟上一代的「簡約」設計概念不一樣,這次的Python無論在外觀和內裝都有重大的改進,而相對簡單的出氣系統《飛馬》(Pegasus)更是一眾追求大力玩家的必然之選。
到底這枝在世紀交替時刻出品的有其甚麼特別?本文希望給大家一點印象。
普通彩面紙盒,內加發泡膠襯裡。
內有槍一枝,上彈器一個,入氣管一枝,說明書一張。
我這枝只是普通的黑色身,並不是甚麼金甚麼藍的表面處理。個人覺得那些亮麗的表面要很小心的保養,別說下場比拼,連平日在家中練靶也要小心處理,一個不留神給刮花了可心痛死。
表面刻字尚可,但與印象中所見的刻字相對淺和字體較薄,亦沒有驗證印及出廠印,有點美中不足。原裝的膠柄和上邊的「毫子」以當年的水準算是不錯。槍嘴有一點點的仿來輻紋,但亦只是淺淺的一點。
槍管右邊的刻字不仿真,美中不足,不過這是未節。擊鎚的防滑紋是二重方向。不過槍身內的鏍絲頭凸得出了一點。扳機有較深和鋒利的防滑紋,不過都算合格。
金屬製的轉輪外殼。內裡另有一組氣缸,外殼於發射時轉動,但內殼的氣缸則與槍架保持不變的位置,以令到出氣口永遠對準槍管。
可作全方位調較的金屬製的後照門。留意槍身向天部份的防反光沙面處理。
金屬製的前準星,以兩枝插梢固定。
手柄底部。咦?入氣口呢?
入氣口在此!
飛馬系統的設計重點是氣缸在轉輪內。一來減少氣體在迂迴的管道內壓力流失,二來可以把槍身內的扳機部份做得非常像真!
入彈口在轉輪的前方。可以一粒一粒的塞入轉輪前方的「彈孔」,或是從這個孔用上彈器一次過推入10發bb彈,之後由彈倉一發一發的送入「彈孔」。
拆開側蓋,可見轉輪扣的推動彈簧中有導引杆,設計並不馬虎。
打開側蓋後就看到擊發機構,除了氣閥撞針(紅圈示)的設計不類真槍外,其他的部份與下載得來的真槍構造圖作比較後,發覺構造幾乎相同。
一般左輪的轉輪吊臂都是由鏍絲直接扣鎖,但是Tanaka的則是用鏍絲帽加彈簧加走珠來扣鎖,減低對轉輪吊臂的磨損。
拆出來的轉輪總成,飛馬系統的心臟。
轉輪初步分解。最左邊銀色的金屬圓柱就是內氣缸。
進一步了解彈倉的構造原理和bb彈的排列。
再進一步把氣缸後半部連同出氣閥總成拆出。
當撞針打擊氣閥連動杆的尾部(粗黃箭),連動杆會前衝,透過槓桿原理(淺藍箭),把氣閥芯拉後(幼黃箭),釋出氣體,把bb彈吹出,形成擊發。一個很簡單的設計,使到氣體無需穿過重重的導氣管和接口,大幅減低氣體流失,及保持氣體的動能,這就是Tanaka的飛馬系統左輪一向以大力見稱的秘密。
轉輪扣鎖系統,外圈是用來鎖扣轉輪,但中心部份則是撞針。
轉輪扣鎖和撞針之間的關係。
組裝重點
1)不要忘記先裝上那條很幼的o-ring。
2)留意彈倉前蓋的安裝,不要把兩個缺口倒轉來裝,圖中是正確的組裝方法。
任何一枝槍的外觀都有缺點,這枝槍最礙眼的地方是握柄背上的分模線並未處理。
後記
相對1987年Tanaka第一代的Python,這枝第二代無論外觀,設計和用料都有長足的改進,第二代的Python亦反影出玩家要求的提昇,由簡單設計,容易修理的理念變為精美的外觀,類真的內部,而把容易維修保養放到較後的位置,這可能是認為當時用家們累積多年的經驗後,再複雜的設計也能自己動手搞妥,至於新手呢?那就不如叫他們光顧維修公司,趁機多養活一些人。唯一沒有改變的設計理念就是對裝彈數的堅持,Tanaka的設計對下場的「持久性」都有一定的考慮。
回到今次的主角,一枝外觀不差,出力非常好的左輪,其氣缸的設計令到使用top-gas也不會有爆槍架/導氣管之虞。原裝的準繩度只是非常一般,要把後照門調得礙眼的高才有理想的照準線,要不然著彈點一定偏低。裝彈十數發,是一般入彈殼左輪的兩倍,不過又比Marui的24發少。槍機類近真槍結構,勉強有一點組裝真槍槍機的影子,可謂內/外在美兼備。不過最大的死穴是入氣過程非常「乞人憎」,一定要用附帶的接駁管才能順利入氣,要不然的話根本入不到氣,使到這槍的「可下場性」大減,這是飛馬系統的通病。當然,飛馬系統亦絕不可能改成入彈殼,這永遠是追求「像真」的左輪玩家一個敬而遠之的理由。不過其本身出力大,而且再改大力又是非常簡單的事,對於一眾鍾情大力的左輪玩家來說,的確是不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