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劉雲傑: 網絡侵權謀殺本地漫畫

劉雲傑: 網絡侵權謀殺本地漫畫

網絡侵權謀殺本地漫畫
(明報)9月5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劉雲傑獲獎後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長劉吳慧蘭接見,劉雲傑所屬的文化傳信    漫畫企業部總經理周家恒亦有同行,並即場要求劉局長加強打擊互聯網侵權行為。周說﹕「網友為跟志同道合者分享,將漫畫一本一本掃描放上網任人看。」周指,網絡侵權是令漫畫界萎縮的致命原因,希望政府着力打擊。

助理月薪3000多 無人入行

劉雲傑以42歲之齡登上國際舞台,令人關注本地漫畫界青黃不接缺乏後起之秀。周家恒直指行業受網絡衝擊生意下滑,年輕人看不到前景不願入行。「有興趣的寄來漫畫自薦,但一聽初入職只有3000多元月薪便頭也不回離去。」80年代是香港漫畫最蓬勃的黃金時期,那年頭入職的月薪也是3000多元。

「這一代年輕人都急功近利,來應徵的總愛問:『幾多年之後我才可升做主筆?』80年代的年輕人,充滿熱誠,不收錢也來做,只為見主筆偶像、只為一嘗拿畫筆的感覺。」在行內打滾10多年的周家恒,感慨如今新一輩貪圖搵快錢,卻甚少人肯為理想而戰。

周家恒說,過去5年漫畫界出現嚴重人才荒,更出現「零入行」現象,行內擔任初級助理的都平均有10年以上經驗。要解決人才問題,那得從改善業務根源着手——如何為一池死水的漫畫市場注入生命。

下班時間乘地鐵    ,不時可見中年男子拿一本《龍虎門》在車廂看得津津有味,可香港的漫畫市場,總不能只靠這群「中男」支持者。「《龍虎門》現每期平均銷量約4萬多冊,比不上90年代高峰時的上10萬冊。」文化傳信目前的策略,是在《龍虎門》以外出版多元題材漫畫,《百分百感覺》講愛情是一個成功例子,另外歷史題材如《三國志》、《孫中山    》等在日本    均錄得滿意成績。此外亦引入更多日本漫畫滿足本港年輕人口味,目前旗下六成出版作均屬日本漫畫,其餘四成為本地創作。

周家恒說,本地漫畫家其實等着一條黃金出路——打進內地市場。「我們向劉局長建議,希望廣東省政府可以配額制方式,限量讓本港漫畫在省內出版銷售。」他引述劉太指會積極研究有關方案。據摩根士丹利    國際投資銀行指出,中國未來動漫市場年產值將達5000億元人民幣以上,未來3至5年是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估計,香港創意產業現僱用了16萬名從業員,佔香港經濟生產總值逾3%,每年為香港帶來500億元增值額。



香港不再有感覺 網絡世界多虛假 劉雲傑:講感覺落伍
(明報)9月5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男人大多不願承認自己靠感覺而活,感性男人常被揶揄「娘娘腔」做不了大事,除了講feel講足13年的《百分百感覺》漫畫主筆劉雲傑。1994年至今,劉雲傑筆下的許樂、Jerry、Cherie陪伴香港人走過後殖民地歲月再經歷回歸十年,那怕港人在動盪歲月中東歪西倒跌跌碰碰,漫畫主角卻一直在談情說愛的奢侈泡沫裏卿卿我我,直至去年劉雲傑才驚覺,這個世代的人原來都不再按內心的真實感覺而活,講感覺變得老套落伍,只餘下網絡世界的虛假和墮落。

16期漫畫畫13年 折射90年代年輕人

劉雲傑剛以《百分百感覺》奪得第二屆日本    「國際漫畫獎」最高榮譽的「最優秀獎」,回首當初選擇愛情題材創作,他直言:「我很感性的,聽歌看戲會流淚、工作稍有不當便發脾氣。」藝術家性格樣樣講feel,《百》的故事情節如此細膩,作者定曾歷深刻的愛情,然而欲窺探其內心,鏡頭前的劉雲傑極度自我保護,拍過幾多次拖?「數漏了怕被人駡。」幾多歲開始拍?「太個人的事,不談。」他只肯透露經歷兩段婚姻,現任妻子是漫畫家蔣宏儀,《百》的結局編劇便是其妻。

「靠感覺而活,注定悲劇收場」

完成了16期《百分百感覺》,劉雲傑衝破13年間累積的艱苦辛酸,卻如高僧得道悟出了一個道理:「靠感覺而活,注定悲劇收場。」劇中的兩男主角許樂和Jerry,前者專一後者花心,13年間周旋在女主角Cherie身邊,偏偏Cherie是一個很典型的港女——外表漂亮懂打扮、但欠個性深度、不知自己想要什麼。劉雲傑說﹕「Cherie代表了13年間香港的主流女孩,對愛情、對生活都沒有明確目標,任憑感覺支配。」

《百》劇首集甫開始,便是許樂和Jerry就女孩的外貌打分。「這個70。」「不,我說72。」反映90年代人人注重外表打扮的潮流價值。許樂、Jerry、Cherie都是70年代出生、成長於90年代的一輩,在物質豐盛的90年代,他們都不像上一輩要講搵食艱難、講打拼捱苦,愛情就是社會富裕為新一代帶來的心靈副產品。

漫畫中段出現了「琪琪」新角色,她的性格反叛放縱、極主動色誘男人,但經常遇人不淑情路坎坷,後因極度空虛迷失變成同性戀者,直至遇上許樂。「琪琪反映90年代香港的年輕人被物質弄昏了頭腦,除了愛情,他們沒有其他理想與承擔。」《百》劇人物為愛情而活,結果反被愛情弄得焦頭爛額,他們的遭遇讓人反思:人生除了男女間的甜言蜜語,還有什麼?抑或香港人被回歸前後的風浪弄得頭昏腦脹,難得找到可遇不可求的真愛,不是比複雜的政治時事更值得珍惜?

網絡多胡言亂語 愛情無聲腐化

「創作《百》時互聯網仍未興起,近年我卻發現,愛情不再是講真感覺那麼簡單。」劉雲傑一直相信愛情是單純的,直至網絡世界的胡言亂語如潮水湧現,他才醒覺主流愛情的質量已無聲無色的腐化,面容扭曲至他不能再寫下去。

13年來,劉雲傑不停在光管下畫啊畫,真實的感覺被時代慢慢淘汰,他亦發現自己被糾纏不清的戀愛情節弄得疲憊不堪。「13年間為令主角成長,繪畫的線條神態都要花盡心思。」例如首集的許樂是個陽光青年,到尾聲時卻變成一個穿恤衫開鈕露胸肌型男。許樂身上的衣服永遠走在時代尖端,故劉雲傑要花大量時間看時裝雜誌。場景也得配合城市變遷,故事講天星碼頭    邂逅,那得先派人到碼頭拍照,讓劉雲傑按相片下筆。

《百分百感覺》的成功,在於它內容夠本地化,同時引入日本式的說故事手法,着重突出角色的個性,打破本地漫畫以旁白說故事的傳統。「《百》的前身是我繪的薄裝漫畫《段段情濃》,那年我23歲。」42歲的劉雲傑花了人生最寶貴10年在《百分百感覺》,成名的路可不是想像中容易。

他小時不是讀書材料,教科書變成他上堂畫公仔的繪本,轉到工業學院讀設計,畢業後到一家玩具廠任設計師。「那時的女朋友偷偷把我的作品寄到出版社,有天收到電話叫我見工,我就是這樣入行。」做了3年學徒如打雜替主筆畫框繪花紋,他不甘刻板便自畫四格漫畫,天分終被賞識。

《百》在電影同期推出時登上高峰,最高單冊銷量為5萬本,平均單冊亦有3萬本,連同各式紀念品,證明純真的愛情感覺還是抵不住金錢誘惑,在這個功利的社會,講心當然也不忘講金。愛情,可不是單講feel就行。

“「創作《百》時互聯網仍未興起,近年我卻發現,愛情不再是講真感覺那麼簡單。」”

明報記者 盧曼思
我覺得就算係謀殺漫畫都係謀殺左日本漫畫先lor

TOP

引用:
原帖由 fire23wong 於 11-9-2008 05:55 發表
我覺得就算係謀殺漫畫都係謀殺左日本漫畫先lor
越多免費野反而越多人買日本D邊際野


今出租漫畫店咪殺得重多
點解個理想係快d升到主筆就叫冇熱誠?
你我夜空中約定了,記住......
"「有興趣的寄來漫畫自薦,但一聽初入職只有3000多元月薪便頭也不回離去。」80年代是香港漫畫最蓬勃的黃金時期,那年頭入職的月薪也是3000多元。"

大佬...今時今日3K 一個月夠你做咩呀?
如果要交租?飯都唔洗食lu
有理想唔洗食飯呀?
痴線,80年代3000幾蚊人工,而家都係3000幾蚊人工,"頭也不回離去"咪算好囉,佢唔媽叉你算好彩..........
我自己多年前停賣左幾本本地漫畫
原因就唔係因為互聯網侵權喇
當然, 互聯網侵權都係對本本地漫畫有負面影響
但係當香港人ge娛樂模式改變
而本地漫畫卻一成不變, 佢地又有冇諗過呢?
不過本身本地市場太細亦係本地漫畫卻一成不變既原因之一, 有d有水準有新意ge作品(好似前年出ge火龍)往往都係慘淡收場, 確係可惜
我本來都好鍾意劉雲, 但係我就係其中一個後來睇佢睇到喊打喊殺ge fans
脫期脫到太離普喇
所以最後出到大結局我都罷買

TOP

引用:
原帖由 harris 於 11-9-2008 07:40 發表
點解個理想係快d升到主筆就叫冇熱誠?
如果個年輕人真係理解漫畫這一行是怎樣的一行,
其實就唔會問『幾多年之後我才可升做主筆?』此問題,
正如去見文員助理,問"要幾多年之後我才可升做總裁?",
比你係見佢果個主管,你都會嚇一嚇...........!!
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風雪落下~~~~

TOP

本地漫畫刀光劍影拳來腳往的唔岩我
畫得太靚太真,功夫花在畫功上,每個人睇完一頁都唔駛2分鐘
睇完就pat,好浪費
出黑白的無咁嬲,畫功唔駛太靚,線條表情陰影做得夠就得
畫功留返畫poster就差唔多

[ 本帖最後由 louisli 於 11-9-2008 13:33 編輯 ]
為理想而戰?
幾錢斤?食唔食得架?
80年代3000蚊?個時麥記幾錢個餐?
唔係要求多,連生活都有問題點做呀?

行內擔任初級助理的都平均有10年以上經驗
我諗係冇人先會咁掛,做10年都仲係初級助理.....
下班時間乘地鐵    ,不時可見中年男子拿一本《龍虎門》在車廂看得津津有味,可香港的漫畫市場,總不能只靠這群「中男」支持者。「《龍虎門》現每期平均銷量約4萬多冊,比不上90年代高峰時的上10萬冊。」文化傳信目前的策略,是在《龍虎門》以外出版多元題材漫畫,《百分百感覺》講愛情是一個成功例子,另外歷史題材如《三國志》、《孫中山    》等在日本    均錄得滿意成績。此外亦引入更多日本漫畫滿足本港年輕人口味,目前旗下六成出版作均屬日本漫畫,其餘四成為本地創作。
已經指出問題

為理想而戰把人生生命放上也無問題,如果理想或信念不比生命有價值,那理想或信念就變一文不值,有理想唔洗食飯,不是一直有理想,是放上人生生命做賭注
我不想多談一成不變的畫了,由80年代尾到現在畫還是一樣,我想問這是復古還是食古不化還是迂腐?
本地漫畫卻一成不變這點我也有想過,3000元......最近cw才10周年,網路又這樣發達,如果去那個什麼漫畫助理,不如自己畫好後放網上或在cw試試自己的手藝,自己負錢做書也比他們好
而且今次cw我發現和過往不同,水準大副提升
這幾點下,那些還有生存空間?
島民在那裡把香港漫畫大量拿出來看,但看的不是看故事,而是拿出來做惡搞,我應該笑那些作家或是為他們悲哀?

[ 本帖最後由 胡步勁 於 11-9-2008 17:04 編輯 ]

TOP

薄裝港漫根本係垃圾既同義詞.........
地獄裡最熾熱的地方,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仍要保持中立的人。
-但丁

TOP

引用:
原帖由 ERIC_LI 於 11-9-2008 13:37 發表
為理想而戰?
幾錢斤?食唔食得架?
80年代3000蚊?個時麥記幾錢個餐?
唔係要求多,連生活都有問題點做呀?

行內擔任初級助理的都平均有10年以上經驗
我諗係冇人先會咁掛,做10年都仲係初級助理.....
近年 ,天下(風雲)越畫越靚,
有D大幅畫好真
引用:
原帖由 bonzonie 於 12-9-2008 10:47 發表
近年 ,天下(風雲)越畫越靚,
有D大幅畫好真
但係D劇情.........
地獄裡最熾熱的地方,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仍要保持中立的人。
-但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