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Y] R601-3D 可以變型的 HI CAPA - COMBAT MASTER DUTY X IPSC 自由切換手槍介紹
R601 COMBAT MASTER 可說是ARMY 打響名堂之作。
當時以市面較低的價錢,齊全的MARKING 及比較像真的外觀跑出,同期還有WE /AMG 的JW3 COMBAT MASTER 鬥法,
但WE 牌的戰鬥大師現在也沒多少聲氣了。
ARMY R601 其實也不算特別優秀,初版比較明顯的問題是SLIDE 有點卡卡的,而且SLIDE跟下身虛位也多,但勝在便宜大碗,
數百元的價格一柄全金屬齊MARKING 的「潮槍」,足矣。
其後 ARMY 在HI CAPA 基礎上不停出新款。款式出得多,對每個玩家來說總有1, 2 款是合眼緣的。
然而HI CAPA 看多了,多少還是有些審美疲勞。在下對上一柄ARMY 已經是大半年前了。
隨後玩了一下GLOCK 系列,更多的是左輪,調劑一下。
直至近日,又一柄HI CAPA 吸引到在下的眼球。
這柄HI CAPA 名稱仍然是COMBAT MASTER ,但跟2019 年那一柄在外觀上已有頗大不同,可以說是兩柄不同的槍,
編號為R601-3D,問過店家為何叫「3D」,有哪個位置特別「3D」(立體)?
得知原來這槍應該叫「R601-3」,乃是正式名稱,「D」的意思似乎是「低身的紅點座」,即國語「低」(dī ) 。
本身以為有特別意思原來是求其改的...
至於這柄槍為何令在下注意,皆因此槍一開始的介紹圖片是「IPSC OPEN PISTOL」規格,這種設定比較少出現,
對上有類似的已經是WE 的OPEN 手槍系列,但該系列帶了不少自家元素,例如奇怪的穿孔GRIP 等,口味有點重。
後來又發現這槍原來還設有另一種玩法,直接在滑架上安裝紅點(SRO),做一般的副槍,放進快拔槍套。
至於IPSC 的設定方面,此槍原生已在中身開好孔,直接扭上鏡碼就可以,
而且整條滑架根本是OPEN 款式,沒有前後準星,設有COMP 頭,搖身一變由DUTY PISTOL 變成為IPSC 款式亦可,
可說是一份價錢兩套玩法,頗為好玩。但醜話說在頭,這槍的「IPSC MODE」是沒有預留位置裝COCKING HANDLE 的,
這真是敗筆,不知廠家之後會否開發可以安裝上膛杆的頂蓋,或是玩家自行3D PRINT 甚麼也好...最後在下不能接受這種「功虧一簣」,
直接DIY 解決,還好半小時完事...心情舒暢不少。
這次ARMY 的包裝盒不再是黃色了,變了黑色,高級感提升了一些。
這次的主角 R601-3D,同樣也叫作COMBAT MASTER ,但細節上更走向OPEN 槍款式,槍支本身不帶準星照門。
中身已帶有5 個開孔,可以空接上鏡座,而退匣製也是大型化。
該有的刻印也有了,握把照舊是ARMY 常見的手燒GRIP,配以大型MAGWELL,IPSC 手槍應有的都有了。
TTI 授權刻印。另外此槍原裝的回膛杆墊有膠圈,整柄槍的行程比一般HI CAPA 要短一點。
相當長的內管,塗成了黑色,可在制退器的孔中看到內管外露。
聽說之後會改短一些不會再凸出來,但在下拿來打IPSC 的HI CAPA 內管也是用盡長度的,按個人喜好了。
此槍另一賣大包設定,就是原裝跟一個50發長匣。
裝上後其實也蠻好看。然而其實氣槍IPSC 賽入面基本上沒人會用長匣,因為一匣限定裝28 發BB 彈,最基本的HI CAP 5.1 彈匣已經足夠了,加長也不能裝更多,
因此99% 射手也只會用短匣,反而真槍IPSC 入面會看到射手為了裝更多子彈而使用加長彈匣。
全槍不連彈匣約671 克重。
拿一下在下的OPEN 款式HI CAPA 來對比一下,便可看出R601-3D 跟正式OPEN 槍有多相似。
長度也是相仿。
R601-3D 的第一個設定,就是直接加個紅點,做DUTY 手槍也好,WARGAME 副槍也好,任君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此槍安裝紅點位置是非常之低,直接下陷到跟真槍相同的位置,應該是暫時氣槍界內最似真槍的安裝位置。
然而代價是它為著遷就位置,用上了像GLOCK 18C 的平頂飛機,性能上是有一點點折衷了。
但此槍既然叫R601-3D (低),是否有R601-3(高) 呢? 在下多事已問過了,答案是有的,之後會用正常全容量飛機。
前者是外觀優先犧牲性能,後者是性能優先犧牲外觀,咸魚還是青菜請玩家自行決定了。
加上紅點後也可以用579 快拔槍套,在下購入不久剛好有一場GAME ,實戰用了一下,也讓此槍完成首殺。
紅點座的安裝方法,先扭下原裝的平頂零件,抽走鐵片,換上有紅點螺絲孔的鐵片,扭上小螺絲固定即成。
移走平頂蓋和鐵片,可看見內部飛機,也是平頂的,以讓紅點可以盡可能地降低安裝位置。
加回紅點座鐵片,鐵片前方有卡旬扣入槍身,後面則由兩顆螺絲固定。
在下手上有兩款SRO COPY 紅點鏡,其中一款白字的很順利的裝上去了。在槍是在老苦111購入的,他們有一隻配套的SRO 紅點鏡是一定裝到,
但圖中這款TAOBAO 的高質高仿凸字的卻裝不到。
這紅點在淘寶買400 元左右,非常非常高質。
仔細一看,重點是紅點前沿的邊位,左邊是高質鏡,右邊是白字鏡,高質鏡的前邊是有點弧度的,就是這半MM 卡著。
為了使用高質SRO,在下將這位置磨深了一點點,大概1MM,再BLU 黑一下。
如是者可以安裝新的COPY SRO 了,如果不打算改回平頂蓋的話,這個修改基本上是沒有影響。
至於RMR 也是可以這樣安裝,但要多磨0.5~1MM。
但如果要裝回平頂蓋,中間這1MM 空隙就會穿崩了。
再來就是這個「疑似」IPSC OPEN 的設定。
原裝已經有OPEN SLIDE ,COMP 頭,MAGWELL,加大退匣掣等,配件已經非常齊全。
只需加上鏡座和COCKING HANDLE 就成了,但加鏡不難,後者則有點麻煩。
另一則的外觀。
R601-3D 的大部拆解。
已開好孔的下身,還有標配的手燒握把紋。
黃銅色的外管和其上的 [9X19] 刻印。
外管和COMP 頭加起來才78 克,非常輕量。
滑架連整套飛機座總重120 克,是輕量化的鋁合金製滑架。
原裝鋼製回膛杆,回膛彈弓個人覺得稍微硬了一點。
黑色的內管和HOP UP 總成。
ARMY 傳統,一定裝歪的HOP UP 膠。
總長接近140mm 的內管。
在下手上有一堆 HOP UP 膠,跟從友人意見買了一些獨角獸膠回來,試用一下。
順便也將壓點鐵片扳一下角度,很常見角度不足令 HOP UP 壓點也歪了。
修正後的狀態正常很多。
50 發的加長HI CAPA 彈匣,總重430 克,當然及不上「專業嬴」的超輕彈匣,但勝在沒有漏氣。
匣底入氣孔,底板也有TTI 標誌。
裝到四十多發就開始有點難裝,但勉勉強強還是可以裝到50 發的。
此槍雖然有長達140 mm 的內管,估計火力應該最少1.2j 以上,但實際打出來卻只有0.7j,非常和諧。
飛機座和飛機拆解,可見飛機形狀是有點特殊。
此槍的滑架其實也可以正常裝上傳統MARUI 飛機座,是沒有干涉的,但如果需要真正使用,相信要補回一個合尺寸的藍以防止飛機彈弓飛出。
平頂的飛機,同樣平頂的活塞膠。頗像G18C的形狀。
傳統HI CAPA 飛機跟R601-3D 飛機對比。
R601-3D 飛機的入氣口也稍微細了一點,但相信影響有限。
飛標彈形狀也是比較特殊,底部是方型的。鑑於此槍火力頗低,在下曾更換過不同款式和牌子的飛標,
是可以正常互換的,但無論甚麼樣式的HI CAPA 飛標和彈弓裝下去,火力也是大同少異,在0.7~0.8J 之間浮沈。
就算在下拿一柄火力大概1.1J 的 ARMY HI CAP,拆下飛標和彈弓,換上R601-3D,結果火力也是大跌,
明明有超長內管,火力就是提升不起。
按在下估計,原因是容量較細的飛機讓擊發時的內壓比一般HI CAPA 高,
因此在擊發初期,飛標因高內壓而很早便因負壓而壓向前,直接終止了內管的供氣通道,
因此火力才會偏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裝在飛機上的小螺絲( 用仔固定飛標定位板的螺絲 )稍微長了一點點,扭到最底時,有頗大機會直接將飛標鎖死,
令火力一時大一時細,建議直接替換到市面其他的零件,或動手磨短一些。
圖左為 MARUI 還是WE的,右是ARMY ,可見長了一圈螺牙。
由於手上沒有特別高流閉的HI CAPA 飛標和硬彈弓,因此直接使用WE 蚊的GLOCK 18 飛標套件,發覺又出奇地合用。
直接更換 GLOCK 系統的飛標和彈弓後,火力直接提升至1.23 J,合理火力,而回膛力度也合理,沒有回膛乏力問題。
在文初提及,此槍的一個玩法是IPSC OPEN 槍的設定,但卻因無上膛杆而顯得不倫不類,但在下還是決意改裝一下。
先買一份金色的鏡碼。
這個不是槍的問題,而應是這 AIP 品牌的問題,螺絲有點太長了,干涉到回膛動作,需要打磨一下螺絲尾。
這是 AIP 第三代的鏡碼,可對應的紅點品牌更多一些。頂部的開孔是有些不同的。
自行打磨安裝位置,這裡最花時間,小心打磨大概花了 20 分鐘,盡量依照上膛杆的底部平狀去磨,最後中央鑽一個孔。
之後用常溫發黑水去BLU 一下。
完成。
完成後的滑架和棍加起來約80克。(不含飛機座 )
一條傑作牌OPEN SLIDE 加棍大概76 克,可見ARMY 這一次滑架做得有多輕。
但分別是「傑作牌」價值二千一百元...
所有應該有的配件都有了,再加上高質的COPY 凸字SRO,足矣。
比較可惜的是上膛杆需要自己加建,如果有工具的話應該磨幾刀就是了,在下只有手銼。
也期望ARMY 或其他第三方能補完一下這個缺憾。
雖然之前為了安裝不同品牌的SRO 打磨了 1MM 的坑位,但其實染黑完再加上鏡碼的掩護下,隙縫位置已經不太明顯。
如果原裝都可以做這條裝棍的坑,這柄COMBAT MASTER R601-3D 最少值90 分。
改了做IPSC 款和改了飛標後試打,當時因為沒上油所以只有1J 多些,在飛機上了點SILICON 後火力就大概是1.2J左右。
剛好在WARGAME 前兩日收到R601-3D,只作簡單觀察,換了粒HOP UP 就直接下場實戰了,當時的火力大概只有0.7~0.8J 吧 ( 有日照 ),
但其性能已經頗為優秀,當時隊友想在左翼推上,但在下看到似乎有人影。
當時在下跟敵方距離約有25-30米,隊友估計跟對方20 米不夠,我叫隊友先不要推前,讓我先解決,本想用狙擊槍索敵射擊,
但對方先發制人開火,已沒時間慢慢瞄準,立刻拔出紅點手槍還擊,成功擊殺對面,可喜可賀。
(順帶一題,片中的狙擊槍是 ARCHWICK MK13 MOD 7 ,甚麼都沒改100% 原裝,但出乎意料地準 )。
這柄R601-3D 整體來說的確水準之作,對比起第一版本的COMBAT MASTER,槍支的密合度是優秀了許多。
初期的 ARMY 作品很多時會有虛位問題,搖晃是會響的,這一柄卻非常密合。
而且滑架或是飛機座也做了鋁合金輕量化,都是比較高價的槍才有的配置。
至於缺點也是有的,第一是它的火力很低,似乎原裝HI CAPA 的飛標不適合用在這柄平頂飛機的槍,
需要用同是細飛機的GLOCK 系列飛標,才可以恢復正常的火力,但還好不算難換。
對在下而言,最大的敗筆是,這槍本應是SLIDE REDDOT 和IPSC OPEN 兩個款式一雞兩吃,但IPSC 款式卻不能裝棍,
真的是非常殺鹿不懂脫角,就是欠這一部份,就可以兩個形態都滿分了。
現在只有DUTY 槍款可以說是優秀,IPSC 狀態可說是介乎合格和不合格線,基本上沒有OPEN 槍是沒棍的,但偏偏除了棍外,
其他OPEN 槍設定幾乎都齊全了,就是這裡讓人飲恨。
解決方法最簡單暴力就是DIY 自行磨坑鑽孔,高科技一點的方法可能讓懂3D PRINT 的師兄製作一下補品,發售也好分享圖檔也好,
而許願式解決方法就是有廠家肯製作帶棍版本頂蓋吧。
如果單單打分給DUTY 款式,在下可以給個80 分,除了原裝火力奇怪地低和SRO 對應有限之外,各方的操作及外觀已經頗好,
如果在IPSC 形態時加回裝上膛杆的部份,這槍我會打個95分。
[
本帖最後由 Dave 於 12-5-2023 14:49 編輯 ]